中國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行動正變得越發密集。據截至2023年6月1日的數據,2023年至今已有約1,10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減持計劃公告,其中不乏各行業的明星股,甚至有多隻千億大市值股也在被減持行列。對於這一現象,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經濟環境越發惡劣,許多富人不看好中國的經濟前景,於是紛紛選擇套現並撤離資金,並且也不排除背後存在政治因素的影響。

5月31日晚間,上海劍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晶方科技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近20家公司披露了減持計劃。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6月2日稱,其中最受關注的是CPO概念「大牛股」劍橋科技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

CPO(Co-packagedoptics)是指將光引擎和交換晶片共同封裝在一起的光電共封裝。CPO技術的核心在於如何在算力大幅提升的情況下節約成本,該技術可以應用於各種領域,例如通信、計算機、醫療、工業等。

公告顯示,劍橋科技控股股東Cambridge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下稱「CIG開曼」)本次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1%。按照劍橋科技的最新收盤價68.15元/股(約合9.63美元/股),CIG開曼本次套現金額達18.26億元(約合2.58億美元)。

此次減持距CIG開曼完成上一次減持僅過去兩個多月。2022年11月11日至2023年3月24日,CIG開曼減持劍橋科技221.68萬股,按照減持價格區間每股12.28元(約合1.74美元)至28.48元(約合4.03美元)的均價計算,套現約4,500萬元(約合636萬美元)。

事實上,劍橋科技近期已披露過多份減持計劃。5月30日晚間,劍橋科技發布公告稱,股東康令科技擬減持不超過257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96%。數天之前,該公司還披露,持股0.97%的股東HK Holding擬減持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

憑藉熱門的CPO概念,劍橋科技股票在二級市場上持續被資金爆炒。2023年該公司股價已經累計漲逾500%,市值從不足29億元(約合4億美元)迅速飆升至192億元(約合27億美元)。

第一財經還稱,從行業來看,TMT(即科技、媒體和通信)、生物醫藥、專用設備製造是減持公告最集中的行業,包括此前行情表現突出的半導體產業鏈,目前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股東正在進行減持操作。

多個千億市值公司公布減持

發布減持計劃的個股中不乏各行業的明星股,其中包括千億市值的辦公軟件和服務提供商金山辦公、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以及深圳老字號飲料生產企業東鵬飲料等。

5月31日晚間,金山辦公發布了股東詢價轉讓定價提示公告,9家股東擬轉讓(減持)總量為600萬的公司股份,佔總股本的比例為1.30%。按照金山辦公最新收盤價471元/股(約合66美元/股)計算,9名股東累計減持金額為28.26億元(約合4億美元)。

金山辦公股價2023年以來累計大漲78%,目前該公司總市值為2,174億元(約合307億美元)。

在上市僅兩年的時間裏,憑藉「功能飲料第一股」的名頭,東鵬飲料的股價一路飆升,翻了數倍。

5月30日,就在其IPO前所持有的限售股解禁當日,東鵬飲料披露了股東減持股份計劃。該公司13名股東宣布集體減持套現,理由均為自身資金需求。若以公告前的收盤價計算,本次擬減持股份將套現近60億元(約合8億美元)。

業績高增長的天合光能也遭股東清倉式減持。5月26日晚間,天合光能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興銀成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興銀資本」)和上海興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興璟投資」)因自身發展和資金需求,前者擬減持合計不超過天合光能總股本5.23%的股票,約1.14億股,後者擬減持合計不超過天合光能總股本0.42%的股票,即約921.13萬股。

根據本次減持計劃,興銀資本計劃所持天合光能接近一半的股票,興璟投資則打算清倉。受減持消息影響,5月29日,天合光能股價大幅下挫。若以當天天合光能盤中股價最低點40.02元/股(約合5.66美元/股)計算,頂格減持,二者將合計套現約50億元(約合7.1億美元)。

分析:集中減持的兩方面原因

曾在中國公司任市場部高管的旅美政經分析人士陸遠行認為,中國大量公司集中減持涉及兩方面因素,即經濟和政治因素。

陸遠行6月3日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經濟方面,近幾年的疫情封控對中國的經濟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整體的政治環境也不太穩定,這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環境的惡化。他說,當前的獨裁管控措施變得越來越嚴厲,市場環境非常不好,各行業普遍低迷,因此許多富人選擇套現、撤離資金。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看好中國的經濟前景,因此紛紛集中套現。」他說,「這種現象會引發傳導效應。當人們看到許多人在拋售、減持套現時,心理上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擴大了這種效應。」

陸遠行說,從政治角度來看,多年來,以中共前黨魁江澤民、曾慶紅為首的「江澤民利益集團」或稱「江派」一直掌控著中國的經濟命脈,中共現任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對很多企業進行打壓,這引發了江派勢力的反擊。

「近二三十年來,中國的醫藥、生物製藥、科技領域等行業得到快速發展,」陸遠行說,「這些行業與傳統行業不同,在中國可以被視為新興產業,且近二三十年來這些行業是比較暴利的。這些行業的公司背後的政治後台中,江派勢力佔據著主導地位。目前這些行業減持現象比較集中,所以不排除可能存在政治因素,讓這一派系控制的公司來進行集中減持。」

集中減持會造成甚麼影響?

「資金抽離的直接後果,當然就是股市會產生下行壓力。」陸遠行說,「今年中國整體的大環境不好,經濟在往下走。市場消費萎縮,很多公司的業績也在下滑。隨著大量的公司再減持套現,再把資金抽離的話,中國股市的前景會更加黯淡。」

「以後這種趨勢恐怕還會蔓延,」他說,「也就是每一次股市的反彈,或者是個股炒作拉高,都會伴隨著一些大股東的出貨和套現。我認為這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是很負面的,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信心。人們對未來悲觀,對經濟沒有信心,資金自然就會撤離。」

陸遠行還表示,一般情況下,大股東的減持行為本身就會影響股民的信心,對股價也會產生壓力。他說:「大股東減持本身就說明他對公司的未來沒有信心,所以他不想更多更久的持股,而是要把錢拿走,轉到其它地方。這本身對市場信心就是個負面的影響,通常會產生讓股價下跌的效果。」@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