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治療對於骨科醫生來說,一直是最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尤其是嚴重創傷患者,通常會出現許多合併症、大量內出血、其它部位骨折等情況,幾乎都是在與死神拔河。
即使患者在治療之後,幸運地存活下來,但手術又是另一個挑戰,尤其骨盆骨折的手術比一般骨折複雜,而且難度比較高,因此如何讓患者得到最佳治療效果,是臨床醫生的重要課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任高鈞彥說,近日收治一位76歲罹患血癌的老婦人,有蟹足腫體質,發生複雜性骨盆骨折、顱內出血,安排進行骨盆3D列印技術前置處理骨板合併微創手術,手術後一周即可下床活動。
高鈞彥表示,很多患者因為害怕手術治療,錯過黃金治療期,一直拖到最後,手術僅能原位固定,無法達到復位效果,進而影響腳的長短,或是需要臥床3個月,有可能出現褥瘡、泌尿系統感染、肺炎等問題。
及早進行手術固定骨折處,除了能提早下床活動,避免出現併發症之外,更重要的是能提升生活品質,明顯優於保守性治療。
高鈞彥補充說,由於每個人的骨架大小、形狀都不相同,即使有新式鈦合金鋼板提供醫生做選擇,仍然會有骨板和骨頭外觀形狀不吻合的情況,因此手術中需要反覆將鋼板進行扭曲或彎折,以達到與骨頭完全服貼,才能將螺絲釘鎖上進行固定,因而需要延長手術麻醉時間,也會增加失血量。
所以如果能針對每位患者需要的鋼板進行客製化前置作業,將會大幅減少手術時間和失血量,甚至傷口也可以縮小,即能達到微創手術的趨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