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周四(1月5日)報道,美國科技公司戴爾計劃在2024年前停止使用中國產晶片,並已告訴供應商減少使用其它中國產部件的數量,這是出於對美中緊張關係的擔憂以及優化供應鏈的考慮。

戴爾是世界第三大電腦製造商。有三位了解此事的知情人士告訴《日經亞洲》,戴爾在去年年底告訴供應商,它的目標是「有意義地降低」戴爾電腦使用的中國產晶片數量。

他們說,戴爾的目標是,到2024年,其產品中使用的所有晶片都在中國以外的工廠生產。

此舉是美、中科技戰導致電子製造商努力加速將生產線從中國分離出來的最新例子。

一位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這不僅涉及目前中國晶片製造商製造的晶片,還涉及非中國供應商在中國的生產設施。

「如果供應商沒有應對措施,他們最終可能會失去戴爾的訂單。」該消息人士說。

消息人士還說,戴爾的國內競爭對手惠普(HP)也開始調查其供應商,以衡量將生產和裝配線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可行性。

該消息人士補充說,除晶片外,戴爾還要求電子模塊和印刷電路板等其它部件的供應商以及產品組裝商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如越南)準備產能。

戴爾態度的轉變讓一些業內人士感到驚訝。一家為戴爾和惠普提供晶片供應的公司高管告訴《日經亞洲》:「以前我們只知道戴爾計劃在中國外進行多元化發展,但這次是有點太猛。」

「他們甚至不希望晶片在中國生產,理由是擔心美國政府的政策。……這不僅僅是一個評估,這不是狼來了。」他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正在進行的計劃,這個趨勢看起來不可逆轉。」

一台手提電腦有成千上萬個組件,多年來中國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與完整的手提電腦生態系統。

在被問到未來生產計劃時,戴爾回應《日經亞洲》說,他們在不斷探索全球範圍內的供應鏈多樣化,因為這對客戶和業務有意義。

同時,它也強調,「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那裏也有我們的團隊成員和需要服務的客戶」。

市場研究公司Isaiah Research分析師埃迪‧韓(Eddie Han)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使電子產品製造商現在更認真地執行替代計劃——在中國之外建立一個有意義的替代生產基地,這是首要原因之一。

他說,對蘋果等美國電子產品製造商和品牌來說,情況也是如此。

美國國會去年通過《晶片法案》,進一步減少美企對中國產晶片的依賴。

Counterpoint的科技分析師伊萬‧林(音譯,Ivan Lam)預測,未來5到10年,全球將開始出現更多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

「區域生產中心將在印度、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出現,而且轉變將從產品組裝開始,涉及更多的零部件」,林說。

她補充說,「我們仍然認為這需要很多時間才能出現,但這次這一趨勢真的出現了,這將是一個科技供應鏈的未來走向。」#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