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尤其流行曲,很神奇,入了腦的話,無論隔了幾多十年,一旦回想起,自然可以勾起旋律,繼而產生畫面,帶出有關連的環境、氣氛、故事。
認識顧嘉煇先生,起始點是《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和《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在午間重播的時候,兩首主題曲,《倆忘煙水裏》固然經典,但《萬水千山縱橫》,對我來說,簡直震撼。
很多人說黃霑用一首歌的歌詞,概括了一本長篇小說的情節,勁。我更佩服起歌的前奏,一聽難忘,每一次聽到那幾個音,也好像見到梁家仁扮演的喬峰近在眼前。以後,出現過無數膾炙人口的電視劇主題曲或電影主題曲,我的最愛,始終沒有變過。
那時,應該是小學,接近中學,開始發現無線劇集的主題曲,原來十居其九也來自顧嘉煇的手筆,由70年代的《啼笑姻緣》、《狂潮》,到80年代初的《上海灘》、《忘盡心中情》,產量豐富到嚇人,粗疏估計,最高峰的時候,連主題曲連插曲,一年製作三、四十首,是等閒事。
其中,以創作武俠劇主題曲最神乎其技。首先,前無古人:為愛情文藝片譜寫主題曲,寫兒歌,或者還可以參考一下古今中外同類作品,為楚留香,為陳家洛寫主題曲?John WIlliams也沒有經驗。何況,要區分楚留香與陳家洛?甚至,難度更高,不止區分古龍與金庸,還要區分同為金庸筆下的大俠,例如區分張無忌與陳家洛?
顧嘉煇又真係做得到,《鐵血丹心》的前奏一響起,你只會想到黃日華射鵰英姿,永遠不會搞錯是鄭少秋。聽到《情義兩心堅》,也一定只有楊過與小龍女。
擁有顧嘉煇一樣天份的藝術家,如果生於歐美的話,不知會否嚮往慢工出細貨的人生。活在香港,好像奠定了一套價值觀。1)任勞任怨。顧嘉煇於60年代出道,主要為邵氏電影撰寫主題曲,到無線開台,開始主理電視劇主題曲,迎來產量上第一個小陽春;到踏入80年代,長劇熱潮稍稍冷卻,多了較為短篇的二十集完、三十集完,換句話說,對主題曲的需求更誇張,顧嘉煇依然接近壟斷無線的音樂出品。產量要去到80年代尾才開始減少,超高產量的日子歷時接近10年。
2)靈活多變。很多大師,為自己打造了無可被取代的風格之後,說得好聽是獨一無二,說得現實是一成不變。看顧嘉煇的作品,卻是包羅萬有,甚至可以稱得上大小通吃。大小通吃?1990年,顧嘉煇已經鼎鼎大名,為無線創作一首網羅全港歌手的《地球大合唱》,固然責無旁貸,但早早不是寫出《小時候》等兒歌的身段與地位,正常來說,梁朝偉、周星馳走紅之後,怎可能願意再度主持兒童節目?顧嘉煇就是若無其事寫出《烏卒卒》等《閃電傳真記》專用兒歌。又變成一代經典。
是時勢造英雄,電視業盛世造就了顧嘉煇的豐功偉績?還是英雄造時勢,顧嘉煇的過人天才成就了電視劇主題曲的黃金時代?香港已經拍不出古裝武俠劇,最新播放的一套,是外購回來的《飛狐外傳》。物是人非,不變的,只有無線播出的版本,主題曲,還是顧嘉煇作曲的那一首《雪山飛狐》。◇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