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個人認為有兩項新聞頗堪討論。第一,竟然有報章大字標題「維港跨年倒數料30億人收看」。英女皇喪禮如此世界觸目的盛事,全球約40億人收看;筆者不敏,為甚麼一個半新疆半北韓城市的平平無奇跨年倒數可以有事頭婆四分之三的觀眾,抑或「唱好香港故事」已變成一劑孟婆湯,某些傳媒服後忘記了舊香港應有的專業和常識?

第二項新聞是大刀會的發展:2023年頭兩日,尖沙咀、砲台山均發生持械襲擊案件。有網民在IG成立「港刀聯」專頁,統計十八區自去年7月1日始的「刀案」,除西貢區外都有案例,當中以元朗、油尖旺、北區領先。幾十年沒有過這麼密集的斬人案,多如2019年海上浮屍,港人戲稱「國際大都會」變成「國際大刀會」,連帶新近改名的「都會大學」也受到牽連。

這個戲稱,雖然有戲謔成份,但更多是對香港在回歸後不斷淪陷的苦笑。香港自1841年開埠,百多年來有起有落,但二次大戰後,香港走上最後持續六十多年的繁榮。「東方之珠」成了一個身份象徵。除了1991年羅大佑的同名歌曲外,更有1959年香港紋章作證。香港開埠一百多年,都沒有自己專屬紋章。1958年,時任港督柏立基向英國紋章院申請,紋章院於次年頒布香港紋章,並由當年訪港的菲臘親王向柏立基親自頒授。該紋章除了印有中式帆船、海軍皇冠的盾徵和龍、獅作護盾獸外,最矚目之處是盾徽之上有金獅手持「東方之珠」。當年,英國民眾普遍對香港沒有甚麼認識,當然更談不上甚麼感情,但對香港人而言,越臨近九七,對「東方之珠」所代表的國際都會盛況和文化越揮之不去,希望九七後能夠維持下去。

事實上,香港的繁榮對中國而言,就是一場令人欣羨的革命。當中最著名的論述,首推孫中山。他從事革命之後,港府應大清要求,禁止他入境。到了1923年,他才得以重返香江,並應香港大學邀請作演講,他說:「香港地方開埠不過七八十年,而內地已數千年,何以香港歸英國掌管,即佈置如許妥當。又見香港之腐敗事尚少,而中國內地之腐敗,竟習以為常,牢不可破。」由此他歸納說「革命思想,從香港得來」,香港對中國現代化的貢獻由此而確定。

另一個大讚香港繁華的是康有為。1879年,即戊戌維新前差不多二十年,他遊歷香港,留下了美好印象:「薄遊香港,覽西人宮室之瑰麗,道路之整潔,巡捕之嚴密,乃始知西人治國有治度,不得以古舊之夷狄視之。」換言之,不論政治立場、不論時代,香港的穩步發展,對中國人都樹立了不可抗拒的楷模。

香港開埠時確立的自由港政策,加上鄰近中國,很快便變成國際大都會。在沒有意識形態干擾的年代,香港的都會地位不單能金槍不倒,而且對大清、中共建國初期和改革開放初期等作出貢獻。可惜,英治結束,紋章落幕,龍獅被批,無龍無獅守護東方之珠,都會最終退變為刀會,香港人唯有忍着淚每日統計綿延不絕的刀案。◇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