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黑土地20年前就開始退化。黑土地關乎億萬中國人的飯碗。所謂「黑土地保衛戰」也未能阻止黑土地變薄、變瘦、變硬。大陸媒體敲響「黑土地告急」的警鐘。

中國新聞周刊6月15日的文章《黑土地告急 事關14億人的飯碗》表示,東北黑土地主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部份地區,耕地面積5.38億畝,糧食產量佔中國總量的四分之一,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被稱作維護中共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此前,澎湃新聞報道,東北黑土地面積很大,但是耕地面積並不大,如果按照比例算,它佔中國耕地的五分之一。因為黑土產量高,所以它在全國的糧食產量要超過平均數,糧食產量能達到四分之一。也就是說,中國人端的飯碗裏,每吃三碗飯,就有一碗飯是東北黑土地生產的。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黑龍江省海倫市前進鄉勝利村的種植大戶楊海軍,從10多年前起,就已經明白腳下這塊自己最熟悉不過的土地已經發生了變化:粟米和大豆的根繫在地裏都扎不深,長出的苗像瘦弱的病人,面色發黃;大雨過後,雨水幾乎不往土裏滲,遠遠望去是一片淺塘;種植大豆,即使一畝地用50斤化肥,也不及父親年輕時用更少的化肥產量高。

楊海軍所在的農民合作社有600多畝地。他知道,黑土地在退化。

1988年秋季,剛剛畢業留校任教的瀋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院長汪景寬,在「土壤調查與製圖」的課堂上講解全國乃至全世界土壤的類型和特點。他強調東北的冬季漫長且寒冷,微生物活動受限,土壤有機質積累大於分解,形成了深厚且肥沃的黑土層。

2000年以後,東北黑土地的退化逐漸成為了學術界的共識。

現在,當農民、學術界和政府部門提到「東北黑土地」時,所指的是涵蓋黑土、黑鈣土、草甸土、白漿土、暗棕壤和棕壤等6種土壤類型的黑土區,面積109萬平方千米。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張興義表示,東北黑土地的耕地,仍呈退化發展的趨勢。根據中科院海倫農業生態試驗站的長期定位試驗,東北黑土地的糧食生產能力較開墾前已經下降了20%。

土壤的「退化」是一個綜合概念,體現在多個方面,黑土地退化的重要表象是變薄、變瘦、變硬。

水土流失是導致黑土層變薄的重要原因。而土壤有機質顯著下降,使黑土地「變瘦」,黑土層的顏色變淺,看起來沒那麼「有營養」了。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張旭東的文章表示,東北的土壤為甚麼叫東北黑土?就是因為東北黑土有機質含量高。東北黑土在歷史上開墾的初期,有機質含量是非常高的,「抓把土能攥出油」。

不同顏色的土壤性質不一樣,最關鍵的是有機質含量不一樣。顏色發白的,裏邊有鹽份的。

有機質非常關鍵,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實際上是微生物把地表的枯枝落葉分解掉,轉化成有機質。農田生態系統有根茬,如果把作物秸稈歸還給土壤,微生物就能把土壤分解掉,之後能形成一種特殊物質,叫土壤有機質。它逐漸積累在土壤裏,這樣土壤才能從原來的礦物變成土壤。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積累一厘米的有機質需要幾百年,短的需要二三百年,長的也可能千八百年。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要破壞它相對容易,不需要那麼長時間。

《東北黑土地白皮書》顯示,黑土地開墾最初20年,有機質含量下降約30%,40年後下降50%左右,70至80年後下降65%左右,此後黑土有機質下降緩慢。

種植大戶楊海軍說,墾殖一段時間後的黑土地也在明顯變硬。

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研究院院長劉傑說,導致黑土層變薄、變瘦、變硬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黑土地在農業生產中不斷被索取,加劇土地退化,例如作物生長所帶走的土壤有機質的養份,沒有還到田里,機械工作、旋耕導致土壤變硬後,該深鬆土地時沒有深鬆。

汪景寬說,黑土層厚度、有機質含量等單項指標確實是在下降。如果現在不保護黑土地,不把這些指標提升上去,以後的農業生產就會有問題。

數年來,多方不斷提出保護黑土地。

2020年7月,習近平在吉林梨樹縣視察,提出「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

今年4月,黑土地保護法草案提交中共人大審議。草案二審稿規定,盜挖、濫挖黑土的,將從重處罰。

6月10日至13日,中共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黑龍江檢查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栗戰書強調要確保黑土地總量不減少、功能不退化、質量有提升、產能可持續,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