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脹進入白熱化階段,4或5月按年美國報8.3%、英國報9.0%、德國報7.9%、韓國報5.4%、印度報7.8%、俄羅斯報17.1%、巴西報12.1%等,而息口則遠遠落後,加上食品、油價飆升乃由大陸防疫措施、俄入侵烏等「非投資相關」因素所驅使,即時加息也未必能一時能有效控制這一輪的物價急漲。
回顧人類歷史,戰亂、改朝換代背後或多或少總聯繫上通貨膨脹等經濟因素,且大面積影響到民生;而當百姓被物價折騰,處於水深火熱、無法安居樂業之際,自然會奮起反抗。
宋幣混亂纏上通脹
人們普遍認為是蒙古鐵騎導致南宋最終走向滅亡,這當然是不爭事實,但隱藏在宋代帝國內裡的財政致命因素卻沒被廣泛認知。打仗靠財力,沒軍餉何來兵馬、糧草?有所謂「朝廷不用餓兵」,不能讓人白出力。1000多年前,宋朝一場金融大雪崩,傷了國家元氣,驅使無法翻身。
宋代使用了交子、鹽鈔、鹽引等多種「信用工具」,物價混亂,感覺有點像近年冒出的比特幣、以太幣等,只要加上「幣」字即惹炒風,牽動環球市場。令人無所適從的交易單位、年年遽增的紙幣等,釀成當年由景德四年到皇祐元年(1007年至1049年),物價漲5倍,再到政和元年(1111年)則飆了12倍,隨後所面臨的便是崩潰,紙幣貶值率達數十倍,政府孤注一擲將部份紙幣作廢,不少人傾家蕩產。
趙氏失去了半壁江山後,南宋時宋理宗年間陷入「財政困難,瘋狂印鈔,惡性通脹,發新紙幣」的無止境循環中。百姓信心重挫,全國財務狀況深墮泥濘之中,一場持續多年的金融海嘯徹底摧毀了南宋金融系統。就在此時,蒙古叩關,朝廷已無財力抵禦。
良性通脹可造就財富,帶動經濟,反觀如日本般的長久通縮只會令國家經濟繼續「迷失」。然而,與惡性通脹相比,通縮還未算致命,最多沒增長而已;但失控的通脹可令一國「內衰」,如阿根廷二十年來日夜被通脹煎熬著,最新高達58%的通脹,令當地人按捺不住,一對運動鞋的價錢竟相等於一個月的社保最低津貼金。
成於貿易亡於白銀
明末時期,貿易順差令國家累積了大量白銀,這原本是好事,但這最後反過來引起一連串通脹,並間接構成了明朝覆亡的原因之一。因此,疏忽處理通脹隨時等同玩命。
起初白銀高度集中於皇族手裡,於風平浪靜時沒有給予市場慢慢消化、良性循環的機會,而是在戰事來臨後,為了支援軍費,白銀突然瘋噴而出。白銀先從權貴手中、加上從各地農業增徵稅收,送往北方前線,但荒涼之地錢「無用武之地」,於是經商人又回流到了內地,尤其是大城市,推高物價。
邊防事急,天啟皇帝一出手就是幾十萬兩,後來李自成、張獻忠領兵造反,各地藩王為了自保大散家財招兵。例如當李自成三度攻打開封,周王一筆過拿出120萬兩白銀招募敢死隊。
當事情還沒到最糟糕的時候,崇禎十三年的豬肉價格比正常高出25倍,百姓意識到錢全變金屬廢物。崇禎沒看破缺糧問題所在,惟感覺越發錢下面就越缺錢。道理其實很簡單,發錢速度趕不上漲價速度。通貨膨脹如巨型火山大爆發,撼動天空、撼動大地,局面無法收拾。
於無計可施之下,朝廷又再增稅,如「遼餉」、「剿餉」等,但朝廷可沒料及,每徵一兩銀子,就逼反了十個農民,根本得不償失!
貨幣、通脹、供求失衡等等等等,搞不好江山可以易主,這在中、西方歷史乃常見的事。◇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