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後,捷克共和國正在考慮退出中共針對中東歐國家發起的「16+1」投資平台。捷克對華鷹派表示,中捷兩國關係已經跌入低谷,退出去沒甚麼可損失的。
那麼,中共是如何在近年來逐漸失去曾對中國投資抱有巨大期望的中東歐國家?分析指出,中共犯下了四個大錯誤導致這一結局。
捷克正考慮退出「16+1」機制
半島電視台說,捷克的這一舉動可能會推動政府重申布拉格向西方定位的承諾,但也有可能遭到北京方面的政治和經濟反擊。
「16+1」合作機制由中共發起,包括中、東歐16國與中國。這是中共在中、東歐發揮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框架,與中共的「一帶一路」倡議相輔相成。
在捷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於5月中旬一致批准後,一項要求該國退出「16+1」機制的決議已提交捷克外交部和政府。
毫無疑問,一向對華強硬的外交部長揚‧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贊成這項動議。他聲稱,儘管中共做出了宏大的承諾,但捷克幾乎沒有看到投資的兌現。
他在通過發言人發給半島電視台的評論中說:「『16+1』模式的主要倡議——經濟外交和大量投資及互利貿易的承諾——沒有得到兌現,即使在十年之後。」
他證實,這些「未實現的期望導致我們重新考慮我們的參與」。
幾乎沒甚麼可損失的
隨著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Milos Vystrcil)兩年前訪問台灣,北京當時威脅捷克將「付出沉重代價」後,兩國關係跌至新低。
布拉格智庫「國際事務協會」(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中國政策專家伊萬娜‧卡拉斯科娃(Ivana Karaskova)告訴半島電視台,自那次事件以來,「中國(中共)一直沒有被視為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
自去年11月捷克總理彼得‧菲亞拉(Petr Fiala)的中右翼政府上台以來,一直在全力拒絕捷克總統米洛斯‧澤曼(Milos Zeman)的向東靠攏的努力,並承諾重申讓捷克向西方靠攏。
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說:「捷克現任政府已宣布有意對我們與中國(中共)的關係進行審查和修訂。」「我們處理『16+1』的方式是這個過程的一部份。」
儘管有人擔心,捷克退出「16+1」機制會引起中共的報復。捷克政府很清楚立陶宛自退出該機制以來一直面臨的報復。
此外,立陶宛允許以台灣為名在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中共開始切斷與該國的經濟聯繫,並威脅外企不要購買立陶宛的產品。
然而,在捷克代表團正式訪問台灣,以及捷克禁止中企參與建設5G網絡或新核電站的公開招標後,中捷關係已經處於低迷狀態,捷克的對華鷹派人士對中共的可能威脅已經不再擔心。
利帕夫斯基說,儘管有「16+1」平台,但兩國之間的貿易平衡仍存在嚴重赤字。因此,他說,捷克共和國沒有甚麼可損失的。
他得到了政府其他高級成員的支持。
眾議院議長馬克塔‧佩卡羅娃‧阿達莫娃(Marketa Pekarova Adamova)告訴半島電視台:「就(中共的)反擊而言,沒有甚麼可擔心的,因為兩國關係已經很糟糕。同時,由於市場的惡化,一些捷克公司已經在離開中國。」
立陶宛外長敦促更多國家退出「16+1」框架
立陶宛外長加比爾‧蘭茨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敦促其它中東歐國家仿傚立陶宛,退出「16+1」機制。
蘭茨貝吉斯周二(6月7日)在東京接受《日經亞洲評論》採訪時表示,這一框架並沒有給成員帶來好處。立陶宛於2021年5月退出該機制。他說,沒有一個成員國能真正說出這一機制的好處。
蘭茨貝吉斯還說,他不認同在歐盟內部存在不同的「國家集團」。他說,「所以關於與中國等合作夥伴的貿易決定必須來自歐盟,而不是來自歐盟形式內的某個準『集團』。」
蘭茨貝吉斯訪問日本之際,立陶宛正在尋求加強與印太地區的接觸。這也反映出該國需要尋找貿易夥伴來取代中國。
蘭茨貝吉斯還熱衷於與台灣進行更直接的接觸。
「顯然,半導體是一個非常非常令人感興趣的行業。」他說,並指出立陶宛在激光、生物技術等領域非常強大。「這些行業可以從台灣投資中受益。」他說。
蘭茨貝吉斯此前曾表示,立陶宛通過讓供應鏈多樣化以及與其它民主國家聯合,正向世界展示一種對抗中共日增脅迫的方式。
蘭茨貝吉斯還表示,北京的報復凸顯中共依賴的主要工具「不是外交」而是強勢「脅迫各國」。如果讓北京不高興,各國會覺得有一把無形之劍懸在他們的頭上。立陶宛得出的最大經驗是,受到經濟脅迫並非意味著,該國需要放棄外交政策上的獨立決定。
中東歐地區不再是中企的遊樂場 中共是如何失去這些國家的
《日經亞洲評論》5月31日發表觀點文章,分析了中共如何失去了中東歐國家,文章提到了中共犯下的四個錯誤。
文章說,是中共自己的行為疏遠了一批本來是天然夥伴的國家,並向世界展示了在十年內失去一個地區是多麼容易。
北京的第一個錯誤是提出了無數個承諾,但從未兌現。
「16+1」機制於2012年啟動,是北京確保其在歐盟內部施加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工具,北京承諾中東歐的後共產主義國家將獲得大量投資和貿易。然而,幾乎沒有甚麼成果,令參與國家抱怨閃亮的新道路和橋樑的承諾已變成召開會議和論壇了。
於是在短短幾年內,北京的聲譽發生了180度大轉彎,越來越多的國家對中共政府既沒有兌現承諾,也沒有足夠快地落實承諾感到失望。
一些捷克官員甚至指出,來自台灣的投資流量比來自中國的投資流量更大。
文章認為,中共第二個錯誤就是忽視了歐盟的擔憂,即「16+1」機制只是中共的一個各個擊破的策略,目的是在歐盟欠發達地區獲得影響力。
立陶宛在去年離開時聲稱中共正在利用這一機制分裂歐洲。
對許多歐盟政策制定者來說,中共的「16+1」機制似乎是一個特洛伊木馬。因此,他們敦促中東歐國家降低該模式的級別,轉而參加歐盟範圍內與北京的「27+1」會談,讓歐盟用一個聲音說話。隨著時間的推移,歐盟的擔心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歐盟成員國匈牙利採取行動,阻止歐盟一系列對中共不利的聯合聲明。
中共的第三個錯誤就是忽視俄羅斯因素。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共一直不願譴責俄羅斯的行為。但一些中東歐國家擔心自己可能被俄羅斯入侵,現在他們已經變成了美國盟友。
文章說,與中共提供空洞的經濟承諾不同,美國可以通過北約向中東歐國家提供有意義的安全保證。
中共第四個也是最大的錯誤是沒有重視中東歐國家與北京的緩慢疏遠,這始於2017年中美關係開始惡化之際。
這些中東歐國家加入了美國領導的「清潔網絡」(Clean Network)倡議,以解決中共對數據私隱、安全和人權構成的長期威脅。
羅馬尼亞和捷克共和國放棄了與中國的核項目。羅馬尼亞還禁止中國公司參與公共基礎設施招標。文章說,中東歐地區不再是中國公司的遊樂場,而是成為限制最多的地區之一,特別是對華為而言。
中東歐國家通過取消項目、發表批評聲明、逮捕一名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的華為員工以及加強與台灣的關係來表達他們的不滿,其中六個中東歐國家最終將其「16+1」的參與程度降為部長級。
文章說,儘管中共仍然舉辦「16+1」年度峰會,但實際上這個機制已經變成了一個僵死機制,也就是說,技術上仍然存在,但不再活躍和向前移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北京開始努力加強與中東歐關係的十年後,這些國家現在正在積極加強與台灣的關係。在向台灣捐贈COVID-19疫苗的六個國家中,有四個在中東歐。
一些中東歐國家無視中共的抗議和威脅,繼續向台灣靠攏。斯洛伐克國會副議長勞倫契克(Milan Laurencik)本周率訪團訪問台灣,並於周三(6月8日)與台灣簽署《斯台民事暨商事司法合作協議》,引發關注。#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