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東京,十三個始創國一起啟動印度—太平洋經濟繁榮框架(IPEF)。13國的GDP總和佔全球約四成。拜登說,該框架將重新書寫印太規則,「擴大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領導地位」。但是,遭到中共打壓、亟盼加入的台灣卻沒被納入。

同日,拜登答記者問時表示,如果中共入侵台灣,美國將進行軍事干預。《紐約時報》說拜登「這一聲明讓一些在發布會現場的政府成員感到驚訝,他們沒有想到他會表達出如此直白的決心。」之前,去年10月,拜登也發表過類似的措辭。

如果說,公開聲明保衛台灣謂之「進」(相對於「戰略模糊」而言),那麼台灣沒能首輪參與IPEF可謂之「退」(相對於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所說IPEF為亞洲國家提供了「一個替代中國處理這些關鍵問題的辦法」而言)。

一日之內,一「進」一「退」之間,頗多意味。本文作三點解讀。

其一,拜登政府稱與中共展開「極端競爭」,但會設置「護欄」,避免發生戰爭。然而,中美爆發戰爭的最大可能性,是中共當局傚法普京,無理智的去「武統」 台灣。因此,拜登政府所謂的「護欄」,就含有威懾的因素,讓中共不要誤判。

5月23日,拜登說保衛台灣「這就是我們做出的承諾」時表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保護台灣的責任「更加沉重」。他認為,目前中共應該不至於武力犯台,但這取決於世界展現的態度,讓侵略者付出多大代價。

雖然長期以來有「戰略模糊」和「戰略清晰」的辯論,但美國政策的官方表述——「我們仍然致力於我們長久以來、不分黨派、在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指引下的一個中國政策」(5月22日美國駐華使領館其推特上用中文刊出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的表述),早已明確了美國對台灣的安全責任。

而拜登2021年1月就職以來,也已多次發出信號。去年8月,阿富汗撤軍後,曾承諾如果北約成員國受到攻擊,「我們會作出回應」,然後補充說,「對日本同樣,對南韓同樣,對台灣也同樣。」今年2月發布《印太戰略》,首次把台灣民眾能決定自己前途付諸文字(「美國將與該區域內外的夥伴合作,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包括支持台灣的自衛能力,以確保有一個根據台灣人民的願望和最佳利益和平決定台灣未來的環境」)。4月14日,總統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台灣同烏克蘭不同,美國政府會儘可能確保中共永遠不會入侵台灣。

中共對此是有深刻認知的,一個堅實的證據就是中共的台海戰爭謀劃,從來都把美國當作假想敵。幾十年來,中共與美國的交鋒,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軟化(最好打掉)美國軍事介入的決心和意志。反過來,美國也一直在與中共打心理戰。

其二,IPEF首輪沒讓台灣參加,是出於策略考慮,並非表示美國忽視台灣的價值。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受阻,區域化加速發展,已成北美、歐盟、亞洲三足鼎立之勢了。2010年美國提出「重返亞洲」,主要目的就是不讓中共主導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然而,2017年退出TPP後,美國就沒有一個與亞洲進行經濟整合的政策平台了。考慮到化解國內政治壓力的難度,美國沒有再走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路線,而是提出「印太經濟框架」,在供應鏈韌性及安全性、數字貿易公平、基礎設施及綠色能源、稅收及反腐敗。這四個主要領域「商定標準」,將合作夥伴整合在一起。

IPEF創始成員國13個: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南韓、紐西蘭、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美國官員並不諱言IPEF在區域經濟影響力上對抗中共,但一些成員國並不願從「遏制中共」的角度理解IPEF。例如,南韓新總統尹錫悅表示,加入IPEF並不一定會與南韓和中國之間經濟聯繫發生衝突,「沒有必要將其視為零和遊戲。」又如,印媒披露,印度此前對是否加入顯得猶豫,美印官員經過數日緊張的接觸,在美國修改正式聲明的文本,以體現出該框架仍處於磋商階段且將繼續向其它國家開放之後,印度最終同意參與IPEF的啟動。

如果台灣也是創始成員之一,而台灣又與中共對立,甚至可能爆發戰爭,這無疑會增大一些成員國的顧慮。美國為儘快啟動IPEF(已經延遲了,原本計劃今年初推出),因而出此下策。

其三,深化美台經濟關係,推進IPEF,美台「絕對會有新做法」。

台灣沒能首輪加入IPEF,並非意外。5月22日,拜登一行前往亞洲途中,沙利文在「空軍一號」上就告訴記者,台灣不會成為啟動IPEF的一員,但華盛頓正在尋求深化與台灣的經濟關係。台灣方面對此也有默契。23日,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在立法院表示,美台雙方的團隊會在數周後碰面討論,絕對會有新的做法出來。

台灣晶片製造的全球絕對優勢地位,以及台灣的戰略價值,美國看得非常清楚。無論是美國自身經濟的發展、搶佔數碼經濟制高點,還是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組、重塑國際經濟秩序,美國都迫切需要台灣的合作。

深化美台經濟關係、推進IPEF,美國有兩個選項。一個是簽署美台自由貿易協定,一個是在IPEF擴容時納入台灣。本文要指出的是,這兩個選項,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關鍵是美國政府的決策意志問題。

這裏僅以美台自貿協定為例。2001 年美國參議院提出建立「美台自由貿易區」的法案,但20年都無進展。這有美國國內反自貿勢力的影響,也有中共因素,但美國政府的政治判斷更是關鍵。

可拿以色列來比較。美國的第一個自貿協定,是1985年與以色列簽的。1985 年美對以色列貿易順差高達 405 億美元,但是在 2002 年則逆轉為對以外貿逆差 54 億美元。這表明美國是從戰略角度——以色列是美國「中東地區唯一的民主盟友」——來看待美以自貿協定的。

對美國而言,台灣在印太的價值並不亞於以色列在中東的價值。而台灣目前所面臨的威脅,又遠大於以色列。因此,援引以色列案例,與台灣簽署自貿協定,美國政府應該儘早作出決斷。#

大紀元首發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