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錄下了一些菌類生物互相之間溝通的電流訊號,發現這些訊號的特點和人類語言的特點十分相似。
據新聞周刊(Newsweek)報道,在過去十年裏,科學家已經發現充足的證據顯示植物之間存在訊息溝通。
2019年一份研究發現,被刀子切割的時候,植物甚至會「尖叫」。科學家認為菌類既不算植物,也不算動物,屬於特別的一類生物。酵母菌、黴菌、蘑菇都屬於菌類生物。
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西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的安德魯‧阿達馬茨基(Andrew Adamatzky)說,以前,他發現黏菌(slime mold)發出的電流訊號展示的是它們的意識活動,出於好奇,他開始研究菌類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現象。
阿達馬茨基使用幽靈真菌(ghost fungi)、金針菇、裂褶菌(split gill fungi)和冬蟲夏草這四種菌類進行實驗,給每個菌類樣品接上電極,錄製它們的電流活動。結果發現,錄得的訊號類似神經元的活動訊號。
阿達馬茨基把這些訊號與人類的語言對比,找到了相似性。他說:「我重構出了菌類語言可能用到的語法。」
研究稱,這些電流訊號代表的是大約50個單詞,詞彙的長度和人類的語言差不多。而且,不同菌類語言的複雜度不同,其中幽靈真菌和裂褶菌的語言複雜度較高。
阿達馬茨基說,真菌傳遞的可能是好幾個方面的訊息:可能是提醒同伴自己的存在,就像狼嚎那樣;也可能是通知菌絲體的其它部位,周圍引誘劑和驅蟲劑的存在。「生長狀態下的菌絲體的尖端部位自然帶電,因此,當帶電的尖端部位經過兩個電極的時候,就會出現(我們錄下的這種)電流尖峰訊號。」
阿達馬茨基說,在這份研究發現的基礎上,可以發展不同的研究方向。比如可以研究不同菌類之間語言的差異;了解它們的語法系統。
「可能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從這些尖峰電流訊號中,仔細分類菌類的單詞。」阿達馬茨基說,目前他們使用的分類方法太粗糙,「這是一種原始的分類方法,就像通過數位的總和解讀二進制數字,而不是通過具體的0和1的值。」
「話雖如此,估計這方面的研究需要不少時間。人類與貓、狗共同生活幾個世紀了,都還不能完全理解它們的語言,更別說對菌類電流訊號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這份研究4月6日發表於《王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