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傳媒人區家麟11日被警方國安處拘捕,拘留約17小時後獲釋。記協同日發出聲明,表示對事件深切關注,憂香港新聞自由進一步受損。記協主席陳朗昇12日早在本報節目《珍言真語》提及,區家麟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傳媒人,形象深入民心,這一次事件,對很多人而言都感到很震撼。

傳媒同業遭逮捕 眾人感到震撼

區家麟11日約11時半離開葵涌警署。(《立場新聞》資料圖片)
區家麟11日約11時半離開葵涌警署。(《立場新聞》資料圖片)

陳朗昇回憶日前的經歷,表示曾了解過區家麟的情況,當晚回家後收到區能保釋的消息,「3分鐘快速沖完涼,馬上跑去拿車,即刻飛奔去葵涌」。他說,很多朋友都很擔心區家麟,對他能走出警署感到一種「莫名的安慰」。

近日接連有傳媒人被捕,除區家麟外,公民記者蕭雲(蕭雲龍)也被捕。陳朗昇形容現時的情況很混沌,經過《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停運之後,這些事情已經不新鮮,但也不是不新鮮,因為每次涉及的人物都不同,「對大家來講,有些預料到,有些沒預料到」,很難用一個字或一個心態面對所有事情。

對於區家麟,陳朗昇表示他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人,包括他擔任過主持的無線電視節目《新聞透視》,當時是一個很有說服力和客觀性的新聞節目。陳朗昇又道,區家麟的形象深入民心,也是少數持博士學位的傳媒人,他的觀察和分析讓很多網民都很認同,所以這一次被捕,他的學生及很多傳媒人都很關注,此一事件對很多人而言都很震撼。

《基本法》雖確立新聞自由

但保障的條文並不多

記協等8間傳媒工會,2020年9月24日舉行聯合記招,嚴正抗議警方強行修改《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的定義,要求警方撤銷有關修訂、停止設採訪區篩選傳媒。(宋碧龍/大紀元)
記協等8間傳媒工會,2020年9月24日舉行聯合記招,嚴正抗議警方強行修改《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的定義,要求警方撤銷有關修訂、停止設採訪區篩選傳媒。(宋碧龍/大紀元)

對於宣布參選特首的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回應事件指稱,自己已離開政府,不了解案件細節,又稱《基本法》保障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至今沒有改變。

陳朗昇則認為,《基本法》雖然確立香港的新聞自由,但保障新聞自由的條文不多,雖然有條例保護新聞材料,但現時的法院都經常批出手令可檢取新聞材料,同時也沒有案例去確立新聞自由和公權力衝突時如何處理。

他舉例指出,2019年社會事件中,記者經常被警察驅趕,「警察可不可以平白無故叫你走呢?你在做新聞採訪的時候,就算在公共場所,(警察)都可以隨時驅趕你?」。

陳朗昇接著說:「有權力的人士講《基本法》保障新聞自由,這其實顯示他都明白我們的保障是不夠的,只是用一個很大的原則去概括」。

因文章而定罪

不是大家都認同

國安法陰霾下,香港新聞自由指數暴跌。圖為2021年4月27日下午4時30分,香港《大紀元時報》記者梁珍(左)與發言人吳雪兒(中)到旺角警署就梁珍兩次被滋擾事件報案。警察公共關係科黃Sir(右)到門外向梁珍初步了解事件。(宋碧龍/大紀元)
國安法陰霾下,香港新聞自由指數暴跌。圖為2021年4月27日下午4時30分,香港《大紀元時報》記者梁珍(左)與發言人吳雪兒(中)到旺角警署就梁珍兩次被滋擾事件報案。警察公共關係科黃Sir(右)到門外向梁珍初步了解事件。(宋碧龍/大紀元)

國安法落實後,又多名資深傳媒人被捕。陳朗昇表示,在國安法出現時,傳媒界已經擔心工作會受到限制,現時的情況是涉及傳媒人的指控多是煽動。他論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提到,人應享有言論自由,一般情況不應該以言入罪,除非言論與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安全、防疫等相違反。

陳朗昇說:「在北京眼中,就會講『因為這些人的言論影響國家安全,所以犯法』,也是國際條約容許的罪行。但香港高度城市化,文盲率很低,接受高等教育人數的比例很高,大家都心知肚明,究竟那些文章和意見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在哪裏,對公共安全的影響在哪裏,民眾都有自己的看法」。

他感嘆道,現時只能「苦口婆心」勸政府執法部門以言入罪是不好的,「如果你因為一個人的說話、一個人的思想、一個人的立場或者他寫的文章而將他定罪,我想不是大家都樂見或認同的」。

陳朗昇認為,港人大多是有識之士,個人立場不會輕易受影響,「看了這些所謂的『煽動文章』,會不會讓那個人改變立場,由親北京變成反北京呢?」而且,「當煽動的效果不明顯的時候,那麼,煽動性又如何判定出來呢?」

面對無理指控 唯真心和真相以對

香港資深傳媒人區家麟2022年4月11日被港警國安處拘捕調查。消息指出,案件與他在《立場新聞》刊登的評論文章有關。圖為2021年12月29日,《立場新聞》宣布停運,並即時遣散所有員工。(宋碧龍/大紀元)
香港資深傳媒人區家麟2022年4月11日被港警國安處拘捕調查。消息指出,案件與他在《立場新聞》刊登的評論文章有關。圖為2021年12月29日,《立場新聞》宣布停運,並即時遣散所有員工。(宋碧龍/大紀元)

陳朗昇承認,香港的環境已經改變,傳媒界面對的法律風險也都不同。但是,他相信依然會有人堅持新聞工作。他又說道,即使一些大家都不喜歡的傳媒機構,其中的新聞工作者都是專業人士,「只不過有某些力量、西環一㩒掣、一提醒就要乖,他們不是不專業,他們是可控」。

他說:「如果大家做一些不可控的媒體,享受較寬鬆的環境,可能要承受法律風險,想過、衡量過OK的話,大家就繼續做。做的時候要想清楚,每一個問題、每一個報道、每一個字都要很清楚自己為何要這樣做。不帶任何主觀和目的去做,純粹是一個新聞的需要去做,有甚麼事就用同一個方法解釋」。

他繼續強調:「在面對無理指控的時候,唯有用真心和真相才能保存一條命。」,「你做記者的時候,一定要做一個好『真』的人,好好搵真相,真誠、認真的去工作,以致如果被任何人抽秤的時候,也可以記得起當日自己做的事,記得起自己當日為何這樣做。」

陳朗昇坦言,記者只是「書生」,不會造反。他提到,2020年5月在女人街發生記者被圍堵事件,有記者在無反抗的情況下被警員噴胡椒噴霧,時任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曾說會調查,但至今記協未收到任何答覆。

只懂做記者 陳朗昇笑言走不了

被問到過去數年有多少記者流失,陳朗昇表示沒計算過,不過估計《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和《眾新聞》停運後有逾700名記者受影響,而業界無法提供那麼大的空缺。他又指出,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留意到,有不少傳媒人都離開了香港。

至於他自己,陳朗昇則表示沒想過轉行,笑言走不了。一來自己很喜歡做記者,希望繼續留在這個崗位上努力,二來是自己從新聞系畢業,之後一直都是做記者,「說真的,那麼多年,我只懂得做記者」,「讀的是這個、做的又是這個,都不懂其它事,當然是走不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