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歷史悠久的職工盟於10月初解散。本報《珍言真語》邀請了前副主席鄧建華作專訪,探討未來公民社會的發展。「我認為是一個相當艱難的時刻,未來怎麼發展在摸索的階段,摸索怎樣可以維繫公民的聲音和團體的情況之下繼續去做事。」
職工盟解散的時候,還有70多個屬會。鄧建華說:「職工盟屬會的基礎,也是以往積累下來的,其實在我們會員大會裏面,大部分的屬會在最後一刻,大家都表現得不甘心,不是這麼簡單的接受自己要解散職工盟的決定。」他表示大部分的工會都表明會在自己的行業和公司裏面繼續努力,做到最後一刻。他認為即使目前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危機迫使他們要解散,「其實在這裏反而我們會看到一種希望,就是工運的形式會有個轉變」。工會與工會之間都開始在想怎麼去「補位」、繼續不同行業之間工會的連結。「我覺得仍然在工會人與人之間見到一些生命力,現在的時刻其實大家都是重整的階段,不會有太多東西公開去說怎麼做,大家都會在自己行業和公司裏面,為工人做事、為工會會員做事。」
「我想現在很難說從一個公民的角度要求政府有什麽反思,現在從一個香港這個社會的情況來看,公民社會的角度來講,其實我們未必再去對這個政府有太多的訴求,而是反躬自身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鄧建華指如果以前維繫的方法已經行不通,應該要走出一步,去填補回這些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他相信在不同生活圈子裏面的人都會感受得到,自己並不是孤立的。現在面臨在一個大清算的階段裏面,可能不斷有正式的團體被解散、被取締的,但與此同時也會看到不同的人生生不息的,盡可能為他人去做事。
發掘身邊的可能性 在能力範圍內堅持
「其實大家正是要去發掘自己身邊生活的空間裏面,還存在怎麼樣的可能性。」鄧建華表示仍然有很多人很著重自己的生活習慣去幫襯『黃店』,一塊錢都不會去給『藍店』,這樣的生活圈子其實已經構成了一個公民社會的基本。「我想在2019年之後的香港人本身都會有一個答案,而那個答案是不需要你職工盟的人告訴我怎麼做,而是很多人本身已經有自發連結的可能性,反過來我們也要向這些人學習。」
問到有沒有什麼動力使鄧建華堅持留在香港,他回答說:「現在這個階段,有些人無論他是留下還是走,其實不是自己去抉擇的,有很多外力的因素逼著他去做。」而他自己則覺得選擇留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在這個地方有些任務沒完成,還有事要去做。而且現在這樣的時勢,風險已沒辦法很準確的估計。加上他不認為自己是很孤身一人,在香港也有很多人在他自己能力的範圍之內去做最好的。
鄧建華舉例說,很多人都會問導演們怕不怕被清算,但是他們都可以很從容、直白的告訴香港人,其實他們只是做電影,只是做他們需要做的事情,所以他們無所畏懼。「這些精神,就是一個個的在香港人之間已經傳遞著,反過來講,我們見到很多人離開了這個地方,其實我們看到了很多人在堅持著。」他提到為依然還有很出色的港產片去金馬獎參展,那些記錄著香港事實的電影本身在香港不能放映,但仍然有一幫人很努力在做這件事。「其實這些不同的人,他用自己的方法去努力,我覺得大家是見到的。」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怎樣去看待自己做的所謂有意義的工作,和怎麼看待我們自己,所謂怎樣在香港這個地方,安身立命的這個問題,我想其實在我的角度來講,搞清楚了這個問題,很多其它的旁枝末節都可以迎刃而解的。我們如果細心的去試試旁聽,我們見到很多同路人的。」鄧建華也講到現在香港社會,仍可以看到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沒有消散,還在做很多有意義、在幫同路人的事情。「我們是會從中得到一些安慰和希望,不代表這些事,是可以即刻令到我們有一個民主的地方,社會不會因為這樣而翻天覆地,不會因爲純粹這樣,就再來一次波濤洶湧的運動,但是起碼我們並非是一個徹底的絕望的環境裏面。」
適應新的社會秩序 拒絕習慣阿諛奉承
「職工盟最後一階段,逼不得已,但是我們搞了一個展覽,去繼續講,工運的故事,講組織者故事,講那麼多年來,工運的抗爭,從來沒脫離到香港的政治運動。」鄧建華指該展覽的核心概念就是,就算職工盟抵受不了政治壓力要被迫解散,但不代表要將他們的理念都賠上。他希望更加多的人,包括以前參與工人運動的人,都可以繼續去思考,怎樣在這麼荒謬的世道裏好好活著和好好的工作,「我們其實是要一起在這個地方生活下去」。
「我們要適應,但是,不是要習慣。」鄧建華坦言,現在社會的變化很急促,連保持悲觀想法的人都可能會覺得,種種改變比想像中來得快。但他從一位在牢獄中的朋友所寫的一封信得到啟發。他在信中寫到,他要盡量適應在獄中的生活,但不是要習慣,不要成為被這些外在環境操控的人。「現在正是他所傳達的這個信念,就是我們香港人現在需要一個,就是安心立命的基礎是一個本錢,就是我們怎樣不可以,習慣了和甚至乎主動去阿諛奉承。」鄧建華指「香港加油」在渣打馬拉變成了禁語,但它不是無聲無息的變成了禁語的,大家都知道事情是很荒謬的,並非忽然之間成為了社會共識。「大家知道是有點無能為力,但是不至於成為一個完全犬儒的社會,而這個就是我們的基礎。」
最後鄧建華表示,除了台灣和韓國之外,整個亞洲都面對著民主衰退,香港也面對一個有史以來最大的困難,就是一個全新的社會秩序。他認為世界各地不同的抗爭者面對政府,都有自己的難關,但最重要的是,抗爭精神是可以互相傳遞和學習的。「正如2019年香港人的運動,在香港未能夠開花結果,但是這個活動本身的影象,策略和這個運動的精神,是有在亞洲其它地方傳播,是有互相學習和傳遞。」他說,當泰國人抗爭的畫面傳回到香港的時候,也都是鼓勵著香港人,大陸也都有很多志士在繼續努力著,大家互持的精神是一致的。@
節目播出:10月29日
文字更新:11月1日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