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談一下,最近網上的熱門話題「長津湖」。我想講的,不是據說創了票房紀錄的電影《長津湖》,而是韓戰中真實的長津湖戰役。

長津湖戰役,是中美軍事對抗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不但是雙方第一次直接大兵團對陣作戰,而且從某種意義上,甚至也是中共軍隊和美軍唯一的一次絕對主力正面對決。

而這一場戰役,無論是對中共或美國,都造成非常大的震撼。同時,這場戰役也塑造了很大程度,影響中共和美國之間相互的長期對抗的策略;而且不僅僅是軍事上,也涵蓋兩國全球政治、國家經濟布局等很多方面。

中國大陸上映的《長津湖》電影,當然是一個宣傳品,「愛國」、反美是主題,電影中誇張、不實的情節很多,比如中共軍人開美國坦克、用反坦克炮打飛機。但整部電影大致上的基調沒有大偏差,確實反映出韓戰早期中共軍隊的情況。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中共的政治宣傳。但我們今天主要想談的是韓戰當時真實的情況,以及對後來中美兩國的影響。

大螢幕下的真相

首先,韓戰早期,除中共部份高級軍官、將領和高級知識份子外,軍隊內部都是信心滿滿,根本不把美軍放在眼裏。這也不意外,因為1950年之前的三、四年,中共在內戰中鮮有敗績,部隊中都是老兵,低層軍官都是砲火和血海中滾爬出來的,勇敢和基本軍事質素都不用質疑。

很多評論說,中共驅趕原國軍降兵上戰場當砲灰,這個說法沒錯,但在最早期並非如此。在中共軍史上,韓戰就是「抗美援朝」戰爭,總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五次戰役,前三次戰役是中共突然襲擊,大規模進攻、快速推進;第四次戰役,中共是先勝後敗;而第五次戰役則是一場大敗退。第二階段,則是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的拉鋸戰。第一階段,尤其是早期,基本都是中共軍隊的絕對主力出戰。

比如主要由四野部隊組成的13兵團,第一批進入北韓30萬人,38、39、40、42、50軍,除50軍是國軍倒戈部隊外,其他都是四野的絕對主力。

還有第二次戰役進入北韓的部隊,比如主打長津湖戰役的九兵團三個軍,也是華東三野的主力。到第四次戰役後,中共大批主力被消滅,後期換上來的部隊,就有整編的原國軍部隊了。

九兵團緊急登場

主打長津湖的九兵團,原本是中共進攻台灣的主攻部隊,被毛澤東緊急調來,妄想一次殲滅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這個兵團的三個整編軍,在國共內戰中消滅國軍好幾支主力部隊,包括新編張靈甫的74師、黃維兵團、邱清泉兵團、黃百韜兵團和胡璉兵團,這幾個都是美式裝備的國軍主力部隊。

長津湖戰役,是第二次戰役的一部份。第二次戰役,西線是13兵團,東線則由九兵團負責。

美軍第八軍,主力是陸戰一師,這支部隊於二戰期間,一直在太平洋和日本死磕,是日本軍隊最怕的部隊,直到現在仍然是美軍的絕對主力。

戰鬥的過程,我們這裏不再贅言。結果是中美雙方都宣稱,這場戰役自己勝利了。事實上,這一場戰役,在中美雙方軍事學院中,都進了教科書。

中共說的勝利,意思是把美國人「趕跑」了。

但實際上,毛澤東在第二次戰役中,之所以把中共絕對主力九兵團秘密調往東線戰場,目的並不是要趕跑美國人,而是要全殲陸戰一師。這是所謂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傷其九指,不如斷其一指」。據說毛澤東問葉劍英,美軍哪支部隊最厲害,回答是陸戰一師,毛下令要全殲,這樣可以震動全世界,奠定他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地位。

到底是誰獲勝

實際上,在整個長津湖戰役中,毛澤東是直接指揮九兵團,目的就是要全殲陸戰一師。結果,陸戰一師2萬多人,外加美陸軍第七師的兩個團的部份部隊,和九兵團三個軍15萬人打了十天。最後,陸戰一師傷亡1,000人,另加3,000人凍傷,不但全部撤出戰場,還帶走所有的裝備和傷者,順便接走韓軍兩個師,和近10萬名老百姓。

而共軍的九兵團基本被打殘了,傷亡數字官方是4萬8,000,也有9萬之說。事實上,九兵團長津湖之後,一直到韓戰後期才重新上戰場,而且還是輔助,不是主力。最重要的是,毛澤東「殲滅陸戰一師」的目標完全失敗。

這讓我想起一個自已經歷的真實笑話。年輕時和朋友去打獵,見到一群鹿,大家大氣不敢喘、靜悄悄的摸過去。朋友一槍打響之後,大家跑過去看,鹿都不見了,問朋友,「鹿在哪兒?」這位老兄很自豪地回答,「都給我一槍打跑了!」

當然他是開玩笑,用來掩飾沒打中的尷尬。中共說長津湖戰役自己打贏了,其實也是如此。具體戰鬥結果是九兵團慘敗,原先說好要打殲滅戰,但美軍整編制地撤走了,所以只能說把他打跑了。

不能說的秘密

不說雙方戰鬥的過程,最有意思的是,雙方打了約十天後,陸戰一師全編制全裝備撤退,九兵團急眼了,我死這麼多人,你跑了!毛澤東全殲對方的命令沒達成,兵團司令宋時輪下達死命令,20軍和27軍調集所有還能跑得動者,包括衛生兵和炊事兵,組成臨時團隊,追擊陸戰一師。結果原本10萬人的兩個軍,總共能調動的人只有2,200人,下場當然可想而知。

中共軍方的內部總結中有提到,以為對方和內戰中的國軍差不多,用人海戰術、密集衝鋒就可以搞定,而且一旦敗退就沒有戰鬥力,急追猛攻,把戰果擴大。事實上,卻完全不是如此。

孫子兵法說,「十則圍之」,中共九兵團大概只有五、六倍的兵力,而且火力還遠不如對方,就完全包圍對方。還有「圍城必闕」,就是包圍對方要留缺口,讓對方逃跑,形成潰敗局面。但九兵團不但不留缺口,還把後面的橋樑炸掉,退路徹底堵死,不讓你逃,根本就是要全部殲滅的意思。

所以,即使是突襲,美軍被打得措手不及,但很快站住腳跟,然後安全撤退,過程中卻把九兵團打殘了。所以,中共從來只談上甘嶺,不談「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戰役,因為確實敗得很慘。

長津湖戰役,在中美兩國軍校中的戰役教學中都有專案介紹。中共南京解放軍軍事大學校長劉伯承,就曾親自對長津湖戰役做過案例教學,後來被彭德懷、鄧小平批判得很厲害。

美國方面也是,陸戰一師長津湖一戰,也是經典的遭遇突然襲擊的戰例。陸戰一師也因此被特別重視。

美軍遭掣肘

再回過頭來,說韓戰的另外一些背景。麥克阿瑟指揮仁川登陸之後,很快就佔領首爾。但美軍在三八線上等了整整七天,沒有進入北韓。

美國軍隊進入南韓,是由聯合國授權的,所以稱為聯合國軍。但聯合國的授權是恢復南韓政權,並沒有授權消滅北韓。

而美國杜魯門總統擔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他不想和蘇聯開戰,所以對美軍的行動設置很多限制。

1950年9月9日,仁川登陸之前一個星期,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出總統批准的第81號文件,包括如下要點:

美國軍隊具有越過三八線的「合法基礎」,只要中國和蘇聯不捲入韓戰,就應授權麥克阿瑟佔領北韓,但事先必須取得總統批准,並經過與盟國協商。

如果中國和蘇聯介入,麥克阿瑟不應在北韓進行地面戰鬥,而應防守三八線,對北方繼續實施轟炸。

9月27日,仁川登陸之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給麥克阿瑟發出第92801號命令,授權美軍進入北韓,但條件是「沒有主要的蘇聯和中國共產黨軍隊進入北韓,沒有準備進入的聲明,也沒有在北韓對抗我們行動的威脅」。命令中還有限制美軍接近中朝邊境的內容。

總結一下,基本上美國政府的態度,就是不要和蘇聯或者中共發生大規模衝突。美軍可以過三八線清除北韓軍隊,然而,一旦蘇聯或者中共軍隊大規模進入北韓,甚至威脅進入北韓,美軍就「應該退守三八線」。

退守三八線

麥克阿瑟,對此極為不滿,但仍然執行命令。他不認為中共會單獨派軍進入北韓,而且認為如果中共軍隊介入,美國應該把戰爭推到東北甚至華北去。

這個從軍事上考慮當然是合理的,因為北韓只是一個狹長地帶,對美軍這種以機動性和火力作為優勢的軍隊,當然不利。所以後來麥克阿瑟一直據理力爭,甚至和台灣國民黨政府合作進行軍事準備,他也因此被杜魯門撤職

但這可以說明韓戰前三次戰役的情況,因為第一次戰役,中共軍隊和美軍還沒有大規模交火,美軍知道有中共軍隊,但是否像命令中說的大規模,還不知道。但第二次戰役,就是長津湖一役,很明顯就是大規模了。按照命令,美軍需要「撤回三八線固守」。

也就是說,只要中共軍隊大規模出現,不用真的進行戰鬥,美軍就會按照命令回到三八線防守。我認為毛澤東是知道這個命令的,中共軍隊進入後,美軍會撤退,但他想要消滅幾個美軍的王牌部隊。這才有中共幾十萬大軍秘密進入北韓,不宣而戰發動突襲。

長津湖戰役的教訓

在三八線上,美軍兩次重創中共軍隊。但長津湖一戰,確實是中共和美軍主力部隊的一次單獨較量,傷亡比例是十比一。雙方都學到了教訓。

對美國人而言,了解中共原來是亡命之徒,發動人海戰術,不計傷亡。中國人說,不會的怕會的,會的怕愣的,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中共是又愣又橫還不要命。美國人戰爭目的是勝利,死人越少越好;中共戰爭目的就是殺人,殺越多越好。

韓戰之後,美國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提出,改變中國要等到第三代、第四代人,那是第一次提出和平演變的概念,意思是不用軍事上的手段。

對中共來說,和美國人作戰也留下深刻的印象,十比一的傷亡數字,還是在對方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突襲。中共隨後調整軍事上的部署,深挖洞、防轟炸,幾十年間重點在陸軍和核武器,而空軍不出陸地上空,海軍不出領海。

經濟布局上也是如此,所有東部沿海地區一概不投資或很少投資,大部份企業和公路鐵路投資,都搬到山區的二線三線,藏在山區裏面。韓戰中,美國空軍的表現令中共印象太深刻了。

另外一點,麥克阿瑟建議用核武,對中共刺激太大了,所以中共集全國之力發展核武,十年後終於搞出原子彈,但代價巨大,包括4000萬人餓死。

所有這些大布局,都和韓戰有關,也都和長津湖戰役有關。所以長津湖戰役值得拍一部電影,但是應該用客觀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這段歷史,而不是變成一種廉價的政治宣傳。反思殘酷的戰爭,應該令人更加珍惜生命與和平;而不是變成更加兇猛好鬥的野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