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傳說中,唐玄宗夢遊月宮,聽到仙女演奏上清音樂。他醒來後仍餘音嫋嫋。在高力士的奏請下,玄宗將仙樂吹奏了一遍,笛音清越飄渺,不同凡響。於是將樂曲命名為《紫雲回》。玄宗也曾在道士羅公遠的陪同下,遊賞月宮,聽到了仙曲《霓裳羽衣曲》。次日,玄宗醒來後,憑著記憶譜出了《霓裳羽衣曲》,成就了人神共舞的傳奇佳話。到了北宋時期,有一位寒士也與月宮有緣,三做奇夢,得知人間的天籟之音,原來是來自天上啊。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方臘起兵作亂,引起浙西官民震驚恐慌。為避兵禍,士大夫相繼逃離。子東原本住在錢塘,為避戰火,帶著全家遷居到無錫梁溪。

次年,方臘被擒。那些離散的民家,也相繼返回家鄉。子東因為家境貧窮,沒有回去,僑寓在毗陵郡的崇安寺古柏院中。

一天,他忽然做了一個夢。臨水處有一座軒,主人請他作客。子東看他年紀約五十,儀表俊偉,穿著一身玄衣,而且還有鬚髯。彼此互相行禮後就坐,主人命兩名女子用銅杯酌酒。他對子東說:「自古以來,凡是歌曲新聲,都是先奏天曹,然後再散落人間。他日東南休兵後,有首樂府名為《太平樂》,你先來聽一聽。」遂即命兩名女子跳舞,主人拍著手擊打節拍。

夢到這裏,子東恍然從睡夢中醒來。他還記得其中的五拍。為此寫了一首詩,曰:

「玄衣仙子從雙鬟,緩節長歌一解顏。

滿引銅杯效鯨吸,低回紅袖作弓彎。

舞留月殿春風冷,樂奏鈞天曉夢還。

行聽新聲太平樂,先傳五拍到人間。」

四年以後,子東回到了杭州。他先前的屋舍已經毀於戰火,於是在菩提寺居住。這期間,他又重新夢到了那位美髯翁。那位仙人腰間插著一支長笛,手中拿著書冊,舉起來向子東展示。紙白如玉,用朱色界行,看上去像是樂譜,但還沒有歌詞。

美髯翁笑著對子東說:「會有歌詞的,你稍等一下。以前,你在梁溪時,曾聽過《太平樂》,是否還記得樂聲?」於是子東憑著記憶哼唱起來。美髯翁取出笛子,再吹奏了一弄。子東也能記下笛樂聲,原來是重頭小令,即圍繞某一主題撰寫數支曲子,以同一宮調和曲牌,重複填寫幾遍詞。夢到這兒,他就醒了。

不久之後,子東夢入「廣寒宮」。宮門前有兩座池塘,池水清瑩淨潔,不起漣漪,地無纖草,仰視宮殿嵬峨聳立,猶如洞府一般。宮門緊鎖,有人告訴他說:「只管拉下鈴索,呼叫月姊,宮門就會打開。」子東照做,果然宮門打開了,有人帶他進入堂宇,看見了二位仙子,均是眉目疏秀,端莊靚麗。經詢問,子東得知她們是「月姊」。子東隨之進入大堂,彼此行禮而拜。

月姊問子東,他以前住在梁溪時,仙人曾令二名丫鬟歌舞,傳下《太平樂》,是否還記得?後來又派美髯翁吹奏新聲,是否也記得?子東回答:「我都記得。」因此憑著記憶哼唱起來。月姊很喜悅,取出一張紙,寫下歌詞給子東看,說:「這是新的唱詞。」

月姊歌唱新曲,聲音宛轉猶如樂府《昆明池》。子東想強記下來,月姊面露難色,看了看手中的紙張,上面的字都化成了碧綠色,繼而全都消失了。

子東行禮告退,豁然從夢中醒來,當時已是深夜,午夜將盡。他只記得其中一句:「深誠杳隔無疑。」雖然記了下來,但他不懂那是甚麼意思。

子東前後做了三場奇夢,但是醒來後,對於夢中的仙家妙曲已忘卻了多半,唯有美髯翁吹奏的笛曲,他還記得。於是憑著笛樂填寫了歌詞,名曰《桂華明》,詞曰:

「縹緲神清開洞府,遇廣寒宮女。問我雙鬟梁溪舞,還記得當時否。

碧玉詞章,教仙女為按歌宮羽。皓月滿窗人何處,聲永斷,瑤台路。」

後來,子東遇到張邦基,親自向他講述了這三次奇夢。張邦基輯錄《墨莊漫錄》,收錄了他的故事。三場奇夢,人間寒士遊月宮,與仙子神遊唱酬。民間傳奇無意間揭曉了一個秘密,人間的天籟之音,原來都是來自天上啊。

事據《墨莊漫錄》卷四、《開天傳信記》#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