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多有濕性體質,經常出現睡不飽、容易累、濕疹等症狀。其實造成體內濕氣重的原因,通常與飲食習慣有關,因此可以藉由食物去改善。

體內濕氣重的症狀

扶原中醫雲林總院總院長郭大維說,許多患者前來看診時,都自訴怎麼睡都睡不飽、容易疲倦、有汗皰疹,經過診斷之後,發現均為濕性體質。濕性體質多有下列5種症狀。

精神不佳

容易感到疲倦、睡不飽。早上起床或中午過後,沒有做粗重工作或運動過度,就是覺得身體沉重。

皮膚問題

手指縫、掌心、腳趾縫或腳掌長出汗皰疹。皮膚表現為反覆出現小水泡,會逐漸乾掉、脫皮後,再長出水泡,尤其是在夏季、雨天更容易發作。

下肢腫脹

雙腳腫脹、覺得有水氣。女性的手腳會特別冰冷,還會有下腹泡在水裏的感覺。

腸胃不適

感覺沒有甚麼食慾,或是吃一點點就覺得飽。有一些人是吃完飯,肚子有脹滿感,難以消化,或是排便比較黏,不容易排乾淨。

生殖器感染

女性分泌物變多,生殖泌尿道容易感染;男性容易出現胯下癢,小便有灼熱感。

飲食習慣加重體濕

郭大維指出,體內的濕氣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下列3種飲食習慣都會加重體內的濕氣。

常吃寒涼性食物

習慣喝冰涼飲料,經常吃涼拌菜、瓜類蔬菜或生菜沙律,會造成脾胃功能失調,脾運化水濕的能力變差,體內濕氣就會越積越多。

看似健康又低熱量的生菜沙律,一直是減重者的最愛,但它也可能是讓人瘦不下來的原因。市售的生菜沙律多以冷藏方式保存,常見採用的食材如萵苣、小黃瓜等寒涼的蔬菜,這都會增加沙律的寒性。

經常有年輕女孩子來到門診,自訴想減重,但是卻一直瘦不下來。藉由把脈發現,身體濕氣重,整個人看起來也沒精神,問診後才知道是為了減重,幾乎每餐只吃生菜沙律和水果。

常吃燒烤、炸物

吃燒烤、炸物會讓身體變得比較燥熱,濕性體質的人嗜吃炸物,又配上 冰涼飲料,就會使體內的濕氣和熱氣交雜,變成濕熱體質。當濕氣散不掉,把熱氣包住,身體的熱、渴就無法解除,造成喝再多水都無法解渴。

常吃勾芡類食物

羹麵、羹湯等勾芡類食物會讓人上火,腸胃不好的人食用後,容易發生胃酸逆流。這類食物也容易使脾受傷,因此生痰,形成痰濕體質。

此外,經常吃高油、燥熱、含糖飲料等食物的人,容易排便不順,會形成肚腹比較大的「中央型肥胖」;中醫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的說法,就是指水濕瀦留而出現浮腫脹滿的症狀,因為脾失去運化水濕的能力。

還有氣候、天氣因素也會加重濕性體質。夏天經常吃生冷食物,吹著冷氣看電視,運動頻率降低,就會造成濕氣無法排出,所以容易覺得疲倦。

在多雨的季節,或是下雨天,外在的濕氣會引動體內濕氣,形成外濕、內濕交雜,會讓人很不舒服,而且也容易引發身體痠痛、汗皰疹、濕疹、過敏等症狀。

如何排除體內濕氣?

郭大維指出,蔬菜的屬性多偏涼,尤其是瓜類蔬菜,最好炒熟再食用,也可以加一點薑或枸杞,降低寒涼性。中午喝一點溫性的薑湯發汗,能醒脾、健胃、化濕。

養成運動習慣,幫助體內濕氣排出。多喝水能促進代謝,排除體內濕氣;喝常溫的水即可,重點是要一口一口慢慢地含,再吞下去,這樣才能解渴。喝足夠的水也有助於減重,正常人的一天喝水量為體重的33~40倍,減重者要喝到40~45倍。

除了喝水之外,還可以喝綠豆薏仁湯、菊花枸杞茶、決明子茶、黑豆水等,都能起到清熱、利濕、健脾的效用。在此推薦決明子、黑豆、大麥一起沖泡的茶飲,不僅排濕氣的效果好,還有淡淡的清香味。

黑豆決明子大麥茶

食材:

黑豆10克、決明子5克、大麥5克。

作法:

三種食材一起沖泡熱開水。

功效:

黑豆能健脾、補腎、利濕;決明子能利尿、補肝、散風熱;大麥能清熱、健脾,也能改善夏天燥熱造成胃口不佳的情況。

郭大維提醒民眾,上述的3種食材都要炒過,因為生的決明子容易導致腹瀉,黑豆炒過後不容易引起脹氣。如果想喝涼一點的,可以在沖泡好後放進冰箱,飲用前拿出稍微退冰再飲用即可。◇

本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Fotolia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