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理財專家、Barefoot Investor公司創始人帕普(Scott Pape)最近就金錢觀與責任感問題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育兒經驗。

帕普認為,如果家長希望孩子長大後既懂事又會理財,就需要從小教育孩子喜歡幹活,不要讓孩子生活得過於輕鬆。同時,家長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要讓孩子鑽到錢眼兒裏去。

據《太陽先驅報》報道,今年43歲的帕普有4個孩子。他認為,多花些時間陪孩子並教育他們喜歡幹活,比只是給他們玩具玩要好。

帕普喜歡帶他大一點的孩子去露營,並且在露營的時候,他們都不用手機和電話,以免分散注意力。每當孩子們想上廁所的時候,帕普就讓他們用鏟子挖一個坑。

帕普說:「當我們去露營時,從我們在帳篷裏醒來的那一刻起,也就是天亮的時候,一直到我們圍坐在篝火旁,我們都嚴格按照規矩行事。」

他說,這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能太舒適,要讓他們吃一點苦。

在處理零用錢與做家務的關係方面,帕普認為,零用錢與金錢無關,它只是一個「理財教育的視覺工具」。家長不僅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還需要用孩子們容易理解的方式處理問題。

他說:「大多數父母都給過孩子零用錢,最後大多數父母都被他們的孩子搞煩了,沒有收到好的效果。」

而在帕普家則有一個「三三三」制度,即孩子們每周幹三次活、有三個存錢罐、每次工作三分鐘。

帕普說:「每到周日晚上吃飯之前,我都會大聲地問孩子們『你的活幹完了嗎?』,答案幾乎總是『還沒有』,然後我就說『那現在就去幹吧。』」

一旦孩子們在他們的維州農場完成了各自的「工作」,就會得到報酬,然後大家一起吃晚飯。

帕普表示,整個晚餐期間也是他們全家人都要參與的過程,無論是幫忙做飯、擺餐具還是洗碗。

他說:「做家務不是一份可以得到報酬的工作,而是作為一個家庭成員必須承擔的義務。我永遠都不希望我的孩子變成這樣——如果我想讓他們做甚麼事,他們就把手一伸說『給我錢』。」

除此之外,帕普認為,孩子過了10歲之後,就應該了解家庭的開支情況以及如何支付生活中的各種帳單。他說:「指望孩子長到18歲時,一下子就會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這是個非常錯誤的想法。」

帕普表示,家長還應教孩子為慈善機構和需要幫助的人捐款,這會讓他們長大以後成為一個更容易知足和更富有同情心的人。

他說,家長們都希望能夠培養出喜歡慷慨助人和懂得感恩的孩子,那麼就需要在這兩個方面下功夫——教孩子熱愛幹活和與人為善。#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