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聖宗曾做過一個夢,夢見四個人侍奉在身旁,他還賜給每個人兩口食物。因此,當他聽到雲州節度使要獻上「一代之寶」張儉時,恍然大悟,原來夢兆應在了張儉的身上。
在中華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契丹建立的遼國也曾輝煌過,而這與遼國皇帝仿漢制治國、推行中華文化密不可分。
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始,遼國就逐步實行漢化政策,尤其是契丹貴族們的漢化程度非常高。遼道宗曾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在遼國的朝堂上,漢人朝臣也不在少數,而且能力出眾者亦被重用,這其中就包括輔佐遼聖宗、遼興宗兩朝為相二十多年的張儉。
張儉,字仲寶,宛平(今北京)人,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為人正直嚴謹,不喜歡虛誇矯飾。遼聖宗統和十四年(996年)考中進士,且名列第一。之後,歷任順州從事、署棘寺丞、范陽令,後調任雲州任幕僚。他的長官和同僚對他的人品和才幹都十分敬重。
遼帝夢境應驗 得到「四人二口」
這一年,遼聖宗到雲州一帶遊獵。按照當時的慣例,皇上御駕所經之處,地方長官一定要有所獻貢。然而,雲州節度使在面見遼聖宗時卻如此奏道:「臣轄區內沒有甚麼特產,只有幕僚張儉,為一代之寶,願以此為獻。」
有意思的是,就在到雲州前,遼聖宗曾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四個人侍奉在身旁,他還賜給每個人兩口食物。因此,當他聽到雲州節度使要獻上「一代之寶」張儉時,他恍然大悟,原來夢兆應在了張儉的身上。「儉」字不正是四人和二口嗎?
於是,遼聖宗馬上召見張儉,剛見面,張儉質樸無華的舉止就給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再就治世之事詢問,張儉也是侃侃而談,還當面上奏三十多件事情。
從此,張儉開始受到重用,歷任監察御史、司門外郎等職,號稱「明(智)幹(練)」。其後因父親去世丁憂三年,復出後任禮部郎中、太常少卿等職。太平元年(1021年),張儉被拜為左丞相,進封魯國公,改賜推忠匡時守節功臣,後被封為異姓王韓王。為官期間,張儉為遼國的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清廉自律 直諫皇帝
太平十一年(1031年),遼聖宗駕崩,張儉接受遺命輔佐太子,即遼興宗。遼興宗即位後,依舊十分倚重張儉,拜其為太師、中書令,加尚父。
重熙五年(1036年),遼興宗親臨禮部貢院,親自考察進士,而這些事情都是張儉親自督辦的。張儉一心要為遼國選出更多人才。在張儉覲見時,遼興宗為以示尊重,不僅未直呼其名,還賜詩加以稱讚。張儉有五個弟弟,遼興宗想一併賜給他們進士及第出身,但張儉堅決推辭。
正直的張儉為百姓鳴不平,也不怕觸怒皇帝。一次,有司抓獲了八個盜賊,並很快處死了。可是不久抓住真正的盜賊後,才發現那八個人是被冤枉的。他們的家人上有司訴冤,張儉聽說後,三次上奏請求重新審理。遼興宗勃然大怒:「愛卿難道是想讓朕為他們償命?」張儉道:「八家老小冤苦無告,如果能稍稍加以存問撫恤,使他們能夠收屍下葬,就足以安撫活著和死去的人了。」遼興宗遂聽從了他的建議。
張儉為官清正廉潔,生活中也是以勤儉樸素聞名。他穿的都是用粗糙的粗布做成的衣服;吃的也都是簡單的飯菜,省下的俸祿則去接濟親朋故舊。一次,遼興宗去其家吃飯,張儉拒絕了宮中御廚,而是獻上了自家做的蔬菜湯羹和米飯,遼興宗吃得還很高興。
有一年冬天,張儉在便殿奏事,遼興宗見他穿著一件破舊的袍子,就讓近侍暗中在這件袍子上烙了一個洞,作為記號,想看看他到底能穿多久。結果發現張儉一直穿著這件袍子,從沒有換過。皇帝問其原因,張儉說,這件袍子他已經穿了三十年了,捨不得扔掉。
當時朝廷奢靡之風盛行,皇帝知曉張儉是希望以身作則,使奢靡之風有所收斂。雖然如此,皇帝還是慨嘆其家之清貧,遂讓張儉到內務庫中隨意拿取一些財物,可奉詔前去的張儉只拿了三匹粗布。人們愈加敬重他,遼興宗也更加看重他。
陳說利弊阻戰事
遼興宗即位後,遼國西邊的西夏和南邊的北宋爆發了戰爭,北宋接連戰敗,遼興宗打算藉機攻打宋朝,奪取其關南十縣之地,並決定親征。出兵前,遼興宗到因為年老已經歸第的張儉家中詢問他的意見。反對戰爭的張儉分析了戰事利害,並勸說興宗不要親征,而只需要派一名使者去宋朝責問就行。遼興宗遂放棄了出征的打算,還賞賜給張儉不少東西。
重熙十一年(1042年)正月,遼興宗一面在邊界派重兵,一面派遺南院宣徽使蕭英和翰林學士劉六符與北宋交涉,北宋則派富弼與遼方談判,並於9月達成協議,即在澶淵之盟規定的贈送給遼國的歲幣的基礎上,再增加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史稱「重熙增幣」。雖然宋朝付出了一定代價,但雙方最終還是避免了戰爭的塗炭。同年冬,遼興宗因張儉獻策有功改封他為陳王。
張儉在相位二十餘年,「裨益為多」。《遼史》說他:「功看兩朝,世稱賢相,非過也。」1053年,張儉以91歲高齡去世,敕葬宛平縣。1969年,其墓誌銘於北京西城區出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