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共「孔子學院美國中心」(Confucius Institute American Center)被美國國務院認定為中共的外國使團。蓬佩奧公開表示,該機構是「一個推動北京在美國校園進行全球宣傳及惡意影響活動的實體」。
實際上,孔子學院只是中共對外意識形態擴張的一小部份,在中共「大外宣」、「銳實力」、「一帶一路」、「人類文明共同體」、「文化走出去」等等眼花繚亂的幌子下,中共為了其政權以及意識形態不被垮台,不惜動用整個國家的資源,包括金錢、人民和所有的國家權力,以達到其目的。
關於中共的文化輸出策略,Chinascope網站(http://chinascope.org/archives/18295)發佈《共產中國對世界的文化入侵》(Communist China’s Cultural Invasion of the World)的報告,對中共多年來實施了「文化走出去」(Culture Going Global)戰略,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和總結。以下是報告內容的要點。
一、「文化走出去」啟動
1. 2008年金融危機是拐點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現象是自由世界與共產主義政權的對抗。1990年蘇聯解體時,許多西方人鬆了一口氣,以為共產主義已經終結。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共接過共產主義的大旗,繼續與西方對抗,只是形式上更加隱蔽和精緻而已。
直到最近,美國才意識到共產中國的威脅。事實上,多年來中共一直在許多方面靜悄悄地與自由世界對抗:軍事、太空、貿易、技術、經濟、網絡、外交。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領域未受注意,那就是文化領域。
但中共對西方的文化入侵,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注,原因在於:第一,在西方,開展文化活動的一般是在民間,政府很少直接參與。第二,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西方也沒有打算用文化影響中國,促其轉變。因此,沒有想到中共會這樣做。
由於共產主義理論的基礎是無神論和階級鬥爭。其意識形態與普世價值是不可調和的。因此,從共產主義的角度看,兩者不可能「雙贏」,或者說共存。中國共產黨的終極目的,是用共產主義「新」世界取代 「舊」世界。
因此,中共在過去幾十年實行市場經濟,並不意味著它要與自由世界共存。它只是在爭取時間,積累實力,以便在時機成熟時打敗對手。
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美國在經濟、軍事和政治等各方面都呈現出頹勢,自由世界遭遇嚴重危機,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由於中國經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中共錯誤地認為時機已經到來,開始大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2009年開始,中共首次向世界推廣「中國模式」。
例如,2009年9月29日,中共《人民日報》有篇關於福山的歷史終結的評論,文章吹噓道:「資本主義歷史還沒有結束,但它離結束越來越近;社會主義的歷史也沒有結束,它不僅在危機中堅強地生存下來,而且還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中共鼓吹它的「制度優勢」,這個「優勢」是它以為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能佔資本主義的上風。其亮出的是以它的意識形態(黨文化)統治世界的野心。其目的是為了它所謂的意識形態安全和制度安全,為了爭取中共對世界的文化主導權。而中共系統安排它的文化走出去,那就是「征服世界」、征戰世界來了,是對全世界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戰爭。
2. 中共的兩個指導文件
中共已經認識到,在現代社會,用文化來征服對手,比戰爭更有力。「文化走出去 」,便成為中共頂層戰略之一。
「文化走出去」戰略最早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來的,2010年代初,中共的兩個文件,正式確定了這一戰略。
在此戰略下,中共向世界輸出 「共產主義文化」(當中共提到中國文化或中國傳統文化時,實際指的是中共文化或具有共產主義特色的中國文化,以下同)。首先注重 「講好中國故事」,讓人們接受中共的片面之詞,進而接受 「中國文化」。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自己的軟實力,最終獲得國際話語權和文化、意識形態的主導權。
在試圖理解北京的 「文化走出去」戰略時,必須牢記的是:中共並不希望與世界其它國家共存,而是希望對所有其它國家擁有主導權。
第一個指導性文件是2011年10月18日由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共通過《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它列出了 「在世界範圍內弘揚中國文化」的方法:
要全方位「參與世界文明對話」,要「創新海外宣傳方式,提高國際話語權」,明確提出開展 「文化走出去」戰略,支持中共官媒海外擴張,要在海外建設中國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尤其要利用「海外華僑」和「海外青年」等等。
這個文件基本制定了中共意識形態輸出的方法與戰略。
2013年11月12日中共通過了第二個指導性文件《關於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其中的文化部份,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話語權建設,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作為目標。
二、「文化走出去」輸出的到底是甚麼「文化」
文化在共產主義理論中要求有很高的地位,是其欺騙民眾、維護其統治的重要基礎。
2013年中共十八大報告上,將文化列在了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黨的建設,六大任務中的第三位。
與人們對文化的普遍理解不同的是,中共把文化作為秘密武器,在中共與自由世界奪取世界過程中,為了贏得這場戰爭,一切都可以用,一切都應該用。因此,在中共眼裏,文化不僅僅是人們創造或承傳的一種藝術、習俗或社會形態,而是一種的有力武器。
2012年2月,中共民進黨在提交中共文化部的一個提案中寫道:「我們認為,『文化走出去』戰略既是一個文化戰略,更是一個政治戰略,是中國(中共)參與全球化時代話語權爭奪的重要舉措,是在『非傳統安全』成為國家主要安全威脅的背景下,維護中國(中共)『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舉措。」
中國共產黨的文化戰略很簡單:「文化走出去」,就是輸出紅色文化 」,或讓共產主義思想走向世界,目標是用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來統治世界。而輸出這樣的文化,最後的結果是讓全世界都受共產思想毒害,用黨文化把人變壞。
《魔鬼在統治我們的世界》一書中,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一個惡棍,想要別人改變對自己的看法,第一種方法是,改變自己,變成好人。第二種是,給別人洗腦,讓別人認為自己不是惡棍。第三種方法是把別人也變成惡棍。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法,就是中共推動「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考慮。
通過幾個例子,可以看清中共輸出的到底是甚麼文化。
1. 宣傳共產主義思想的芭蕾舞
北京派出了 「紅色娘子軍」芭蕾舞表演團,到華盛頓特區、紐約、馬德里和墨爾本等西方城市演出。傳達主要信息是:農民生活悲慘,是因為「階級敵人」地主在剝削他們;共產黨來了,是農民的救星,解放了農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被解放的農婦們拿起槍來,殺死那些 「階級敵人」 。
在這個節目中,並沒有任何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而是對中國共產黨的讚美和對其「階級鬥爭」理論的宣傳。
2. 讓海外記者「講中國(中共)故事」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是中共統戰部下的一個 「非牟利組織」,每年都會組織一批海外華文媒體的新聞記者到西藏採風。對外國記者來說,到西藏採訪比到北韓還難。不過,這十幾名記者的行程很順利,當地中共官員也接待了他們。
此行的目的是,支持國家的反藏獨工作,特別是海外反藏獨勢力的工作,鼓勵這些媒體的管理者 「要把中共宣傳好好傳播,讓海外華人感受到「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西藏絕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參觀結束後,一位記者寫道:「見證了(西藏)這樣一個貧窮落後地區的重生,意義重大」。另一位記者寫道:「藍天之下,是任何人都能輕易獲得的宗教修行,平安、世俗的寺廟,築起藏族人心中最幸福的世界」。
3. 教育交流,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意志
北京與美國高校開展了許多交流合作項目,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的一份報告指出,這些交流旨在「在美國校園裏推動中國的政治宣傳和(中共式)教育文化」,「很多美國人都把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的舉動,看作是一個競爭者的舉動,旨在創造一個與美國價值觀和利益相悖的世界」,並在學術界的頭腦中,灌輸對共產中國的「正確」態度。
報告列舉了一些中共的蓄意行動:
向大學投訴邀請敏感話題的演講者及相關活動。
施壓或引誘工作敏感的大學員工。
基於政治理由,要求員工改變涉及敏感內容的語言或教學材料。
干擾和辱罵參與大學其他成員對中共的評論。
向大學施壓,取消涉及敏感內容的學術活動。
恐嚇、辱罵或騷擾大學社團的其他成員。
4. 孔子學院必須與中共保持一致
孔子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中共在文革期間批判過他,但在過去的20年裏,借用他的名字的一個漢語「教學與交流」計劃:孔子學院,卻在世界遍地開花。
不過,孔子學院目的不是傳播純正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傳播中共的意識形態。正如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所言,「用教中文的藉口,一切都顯得合情合理。」
孔子學院受中共的嚴格控制,教師在被錄用之前,會受到嚴格的政治審查。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孔子學院教師Sonia Zhao說,中共自1999年以來禁止法輪功以來,法輪功修煉者不允許在孔子學院工作。
「他們確實告訴我們,不要談論(西藏問題或其它敏感話題)。如果學生堅持,你就想換個話題,或者說一些中共願意聽的。」
5. 長臂伸向荷里活
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一篇「中國正在控制荷里活」(China is taking control of Hollywood)的報道稱,中國龐大的電影市場以及對電影的資助,對荷里活影響巨大,告訴荷里活該拍甚麼,該說甚麼。
中共不僅對在中國大陸放映的荷里活電影進行審查,對觀眾為美國人的荷里活電影也進行審查。因為美國的編劇和製片人,為了避免中共審查,已搶先一步,開始寫一些能夠通過中共審查的劇本。
與「一帶一路」相表裏
「一帶一路」(BRI)名義上是幫助沿路國家發展經濟,實際上是中共想打造一個自己的經濟圈和勢力範圍,用「中國製造」標準讓「一帶一路」國家產生依賴,最終建立起一套中共的核心價值觀為基礎的世界新秩序。
「一帶一路」也為中共實施「文化走出去」找到了一個平台,最終將把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觀植入這些國家,確保中共對這些國家的長期影響力。
2015年3月28日,中共國家發改委等發佈《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願景與行動》,要求廣泛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開展文化、學術、媒體等交流。擴大交換生項目,每年向沿線各國提供1萬名政府獎學金名額等。
2016年12月30日,文化部發佈《「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列出了北京具體行動計劃,包括打造劇院、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節、藝術院校六大「絲路國際聯盟」,在夥伴國設立中國文化中心,開展大量的文化交流和旅遊活動,幫助培養800名漢學家等。
有意思的是,馬德里皇家劇院作為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的成員,取消了神韻藝術團2019年1月演出。中共西班牙大使呂凡承認,他曾親自向馬德里皇家劇院施壓,提醒西班牙劇院是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的成員,並以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為誘餌,說服劇院要「考慮政治影響」。
三、「文化走出去」的政府行動
由於「文化走出去」是中國共產黨的頂層戰略,為實施這項戰略,中共的國家機器再次全面開動。
1. 中共國家機器再次馬力全開
為了配合實施「文化走出去」,中共各大機構也開始分工協作。如中共宣傳部,主要負責在宏觀上指導中共精神產品的生產。中共文化和旅遊部是中共對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執行機構。中共國新辦的職責是「推動中國媒體對外解釋中國,引導和協調針對中國的新聞報道」。
中共商務部也參與中國文化企業海外投資和組團到海外演出。中共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為中國文化企業的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為海外投資提供外匯支持。
中共外交部通過其駐外使領館,支持中國演出團體和文化交流項目。中共信息產業部支持動漫和其它IT娛樂產業。
中共教育部在海外教授漢語,並提供獎學金,讓其它國家的學生進入中國大學學習。中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僑辦)向世界各地派出演出團,並向華僑華人進行宣傳等等。
2. 政策出台時間線
2009年7月22日,中共國務院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計劃,標誌著北京開始積極進行文化輸出。該文件允許非政府資本和外資投資文化產業,並為文化出口提供政府補貼和金融支持。
至此以後,中共多次發佈中央文件,推動其計劃,如2009年7月的《關於深化國有文化演出團體改革的若干意見》,2010年3月的《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2010年8月的《支持廣播電影電視節目出口重點企業合作協議》等等,不一而足。
2011年4月20日,中共新聞出版總署發佈了 《十二五時期新聞出版業發展規劃》,該規劃要求 「打造一批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型傳媒集團和供應鏈企業」。並提出了到2015年出版物產品出口4,200萬美元,數字出版物產品和服務出口10億美元的目標。
2012年9月21日,中共商務部等發佈《2011—2012年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錄》,列出國家重點扶持的文化企業。
2014年3月3日,中共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海外文化貿易的意見》,鼓勵各類企業收購海外媒體、文化企業等,並提供金融、稅收優惠。
2014年3月17日,中共文化部、中國銀行、財政部聯合發佈 《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列舉了多項對文化企業的金融支持機制。
2017年5月7日,中共辦公廳等印發了《「十三五 「時期國家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要利用民間力量和海外華人參與文化交流,鼓勵企業參與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建設,鼓勵企業投資海外文化產業。
四、「文化走出去」的戰略實施
北京為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調動了從國家權力到私人企業等多種資源。
1. 進展情況
大衛·尚博(David Shambaugh)在2015年《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發表的文章《中國的軟實力推進》(China’s Soft-Power Push)一文中指出:「中國(中共)的外交和發展計劃,只是一個更廣泛的議程的一部份,其目的在於增強其在媒體、出版、教育、藝術、體育和其它領域的軟實力。沒有人知道中國(中共)在這些活動上花費了多少錢,但分析人士估計,中國(中共)每年用於『對外宣傳』的預算,大約在100億美元左右。相比之下,美國國務院2014財年在公共外交上的支出為6.66億美元。」
中共高度重視文化娛樂產業的海外投資。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的「中國全球投資追蹤」(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在2005年至2011年的7年時間裏,中共在娛樂業的海外投資為12.2億美元。在接下來的7年時間裏即2012年到2018年之間,這個數字增長了40倍,達到477.7億美元。
在北京的官方文件中,經常提到的「文化走出去」的另外兩個手段是,在海外設立中國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截至2017年底,北京已在5大洲建設了35個中國文化中心,其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建立50個中心。
截至2018年底,北京6大洲154個國家和地區,已建立孔子學院548所,孔子課堂1,193個。漢辦力爭到2020年建立1,000所孔子學院。
2. 特徵
北京的「文化走出去」戰略呈現出幾個特點。
首先,由於中共的動員,這是一場全民運動,大大小小、國有或民營的團體,都熱衷於海外演出。同時,能夠到海外演出,也能提升演出者的資歷,因此,很多公司或個人情願少賺錢,甚至自掏腰包來獲得演出機會。
其次,「文化走出去」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北京把它放在政治層面和國家安全層面上考慮,以整個國力作為後盾全力實施。
中共為文化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很多資金支持和刺激措施,包括政府資金、稅收減免、政府補貼,以及大量的個人表彰和酬勞。
即使沒有經濟上的優惠,中國的很多企業也會這麼做。因為中國企業需要與中共的立場一致,在很多情況下,他們自願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因為日後可以得到中共這樣或那樣的「回報」。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中國私人企業開始大舉收購海外媒體,幫助中共「講中國故事」。如,馬雲在阿里巴巴收購了《南華早報》。美國DMG集團的創始人之一肖文閣,是中共將領的兒子,收購了台灣東森電視,等等。
第三,「文化走出去」是中共企圖佔據國際話語權,為了包裝便於海外接受,中共官媒聘請了很多西方新聞記者和主播。
中國文化企業也學習西方文藝團體在劇本、舞台設計、表演、培訓、營銷、商業運作等長處。比如,北奧集團是一家大型文化、演藝、體育公司,與中國國家大劇院合作,引進英國流行的演出《戰馬》(War Horseto)創作了中文版。北奧還與法國一集團合作,共同開發了節目《紅線》(Le fil Rouge),並在法國巡演。
3. 方法
中國共產黨推動了「文化走出去」的整體戰略。政府在這一戰略的資金投入和實施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遠遠超出了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能力和想像。
政府的參與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方式:
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和補貼
2010年8月,新聞出版總署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了「支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合作協議」。在5年的合作期內,中國進出口銀行計劃提供不少於2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30億美元)以上,支持重點文化企業和項目開拓國際市場。
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也在同一時間,簽署了類似的協議。
2016年,中國國內演藝市場規模為469億元人民幣(70億美元),其中政府補貼佔四分之一,即120億元人民幣。
開展政府間文化交流活動
北京安排了許多藝術團參觀、文化年活動、藝術節、古玩展,以及與其它國家的大型主題演出。
中共國務院僑辦於2009年啟動了「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演出節日,每年中國新年期間派團到海外演出。到2018年,已派出69個演出團到5大洲144個國家演出。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2008年開始組織「親情中華」文化交流活動,其演出團體曾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10年內舉辦了九百多場演出,此外,以「擁抱中國」為主題,還組織了其它活動,如藝術展覽、演講比賽、寫作比賽、中國游等。
其它的文化交流,比如,2017年和2018年,北京和摩納哥有一個文物的展覽交流。摩納哥舉辦了(中國)故宮文物展,中國舉辦了摩納哥格里馬爾迪王朝(Grimaldi Dynasty)文物展。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舉辦了龐貝文物展,意大利那不勒斯舉辦了老四川文明展。
建立文化產品和服務交流聯盟
北京以「一帶一路」的名義,還組建了八個文化交流的國際聯盟。
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2016年10月在北京成立,現有來自2個國際組織、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的107個成員單位。
絲綢之路國際衛視聯盟:2017年6月在西安市成立。
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它有75個成員單位。
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盟:成立於成都市,2018年5月有24家成員館。
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院聯盟:成立於2017年5月,現有成員單位158家,其中國際組織47家,國內組織111家。
絲綢之路國際美術博物館:2018年6月在北京成立,在1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藝術館和重點藝術機構。
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2017年10月在上海成立。
絲綢之路大學聯盟:2015年5月在西安成立,擁有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名大學會員。
中共使領館的宣傳
中共使領館積極支持參與,在駐在國舉辦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動。2014年中共文化部、財政部聯合發佈了《關於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充份發揮駐外使領館文化處(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的作用,協助特色文化企業了解和分析境外文化市場動態,拓展境外營銷網絡和渠道。」
如,2018年,中共駐三藩市領事館官員出席了20多場來自中國的表演團的開幕式演出並發表講話。
中共官媒海外擴張
與西方國家不同,北京有很多官媒,這些媒體公司在向世界擴大和傳播中共聲音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共央視1992年開始與亞太國家合作,1996年擴展到歐洲,1997年擴展到非洲,1998年擴展到美國。2012年,中共央視在華盛頓特區的演播室推出了「CCTV美國」。
中共國際廣播電台(CRI)於2009年在紐約大都會區開始中文廣播。
英文《中國日報》於2009年出版了美國版《中國日報》。
新華網絡電視(CNC)於2010年成立,同年推出英語頻道,試圖建立一個與CNN或BBC媲美新聞網絡。
新華社從2011年開始在時代廣場打廣告。
2016年12月31日,北京推出了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作為一家多語種、多平台的媒體機構,在電視和網絡上同時營運。CGTN 總部位於北京,製作中心位於內羅畢、華盛頓和倫敦,招徠一支由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CGTN的6個電視頻道: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和紀錄片,在全球一百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2018年3月21日,北京又創建了一個媒體超級媒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MG),由中共央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CGTN合併。一般稱之為「中國之聲」,任務是更好地把中國故事講給世界。
2004年4月,中國對外演出公司(CPAA)和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合併為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CAEG),這是「中國唯一一家在世界範圍內、開展演出和展覽業務的國有中央文化企業」。它是 「中國最大的國際演出和展覽進口商,也是世界最大的中國演出和展覽出口商」。
鼓勵文化企業海外投資
北京推動中國娛樂和文化企業海外投資。雖然這些投資和收購大多是由個別公司完成的,但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解釋的那樣,不可能說這些行為是純粹的公司決定,完全不受北京的影響。
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中國全球投資追蹤」,中國對娛樂業的海外投資經歷了三個階段。從2007年到2011年,年投資總額不到5億美元。從2012年到2016年,每年躍升至20—30億美元。2017年和2018年,這個數字進一步飆升至七十多億美元。
2012年以來,萬達集團斥資近百億收購傳奇影業、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卡麥克影業集團(Carmike Cinemas)、金球獎頒獎典禮製作方DCP集團等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影院,這些收購都有北京方面的支持。據不完全統計,從2012年到2016年,萬達至少借了100億美元,大部份是向中國銀行借款。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無論萬達集團多麼強大,被中共不喜歡後,馬上就走下坡路。在2017年和2018年,萬達被迫將其核心的房地產業務大部份廉價出售。這說明,是政府而不是企業本身,也不是市場,決定了中國私人企業的成敗。
我們正在看到,中共正在全世界進行文化入侵,全世界的每一個政府和人民都要醒悟,認識到中共緩慢而穩定的滲透,避免我們成為共產主義的附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