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儘管未能達到聯合西域各國共同對匈奴作戰的目的,但他帶回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信息,讓當時的漢朝人對整個世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開通了大漢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之路,還促成了漢武帝對西南夷的經營。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回來後,就跟漢武帝說,在大夏這個國家(今阿富汗),發現了蜀地出產的一些特產,張騫就問大夏國,「這東西是哪來的?」他認為,如果要從四川去阿富汗,需要往北經過新疆,然後到達阿富汗。大夏國人跟他說,這個東西是從身毒國買來的,就是從印度買來的,並說印度在他們的東南方。張騫一算就發現,也許印度離四川很近,因為四川在大夏國的東面,印度在大夏國的東南,所以張騫回去之後對漢武帝說,從四川繼續往南的話,也許可以找到一條去印度的路。這條路當然有了,從四川過川藏公路就進了西藏,然後翻越大雪山,就到了尼泊爾,然後就到了印度。但那時候的人到不了,過不了那大雪山,所以漢武帝當時派人去四川找路沒有找到,但是它促成了漢武帝對西南夷的經營,就是漢武帝開始去經營四川、貴州、雲南這塊,促成了漢政府對這個地方的統治,這是張騫出使西域的一個結果。

此外,張騫促成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漢地跟西域之間開始有了一些文化和商貿往來,很多西域的物品由此傳入中國,如葡萄、核桃、苜蓿、胡椒等就是沿著絲綢之路傳過來的;那麼漢地傳出去了甚麼呢?漢地傳出去絲綢和冶鐵、鑿井等很多技術。

張騫也詳細記錄了西域各國詳細的政治、經濟、地理和文化情況,這些資料收錄在《大宛列傳》中,成為考察古代中亞和西亞地理及歷史的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張騫開闢的絲綢之路分為兩條,一條是絲綢之路的南道,一條是絲綢之路的北道。北道是走天山腳下,北面出去走的是玉門關,然後經過龜茲跟疏勒就到達了蔥嶺;南面走陽關,經過樓蘭和于闐到達阿富汗。張騫走的絲綢之路,也是後來向西進行商貿活動的必經之路。通過它可以到達大夏(阿富汗)、康居或者安息,還有的走得更遠。看地圖我們知道,過了阿富汗之後就到達伊朗,過了伊朗之後是伊拉克,然後是敘利亞、約旦,過紅海後就到了埃及。漢武帝當時派出的使臣最遠到達過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也就是說,當時的漢文化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了到達了中亞、西亞、北非的埃及,還向北到達過大秦(即羅馬帝國)的歐亞大陸,再往西的話,就到達歐洲了,所以,已無法用語言形容其歷史影響有多麼深遠,它促成了中國大陸對非洲乃至歐洲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張騫逝世大約55年後,西域諸國被納入大漢政府的管理範疇。

然而,張騫出使西域,也引發了一場非常慘烈的戰爭,這是怎麼回事呢?

張騫到達大宛之後,他發現大宛有一種馬,這種馬的速度跟耐力非常驚人,而且汗出如血,所以稱之為汗血寶馬。漢武帝對匈奴作戰的時候,急需良馬。本來當時的烏孫,就是現在新彊北彊這一塊,曾經給漢武帝進貢過馬,漢武帝稱烏孫進貢的馬為「天馬」,覺得這馬實在是太好了。但是等到漢武帝知道了汗血寶馬之後,他就把烏孫進貢的馬,從「天馬」改稱為「西極馬」,就是從西邊來的馬,然後把汗血馬稱之為「天馬」,漢武帝還做了一首《天馬歌》,表達了他希望能夠得到汗血馬。

漢武帝為了得到汗血寶馬,在公元前104年,派使臣帶著20萬兩黃金和一匹黃金鑄就的馬送到大宛去,跟大宛說,我願意拿這麼多錢換你們的汗血馬。大宛的君臣一商量說,咱們可以把錢留下,馬不能給他。當時大宛的國王毋寡,講話非常的不客氣,結果大漢的使臣就生氣了,開始跟毋寡對罵,最後使臣拿出一個錘子,把那個金馬砸碎了,之後使臣就回去了。當時國王很生氣,派人去追,追到郁成城這個地方,殺了使臣,將所有錢全部搶走。消息傳到漢武帝的耳朵裏,漢武帝就決定遠征大宛。

漢武帝這個時候已經50多歲了,他寵幸一個女人,叫李夫人。漢武帝喜歡這個女人,當然也希望封她的哥哥李廣利為侯,就像當年的衛青一樣。大宛當時的都城叫貮師城,於是漢武帝封李廣利為貮師將軍,讓他帶人去攻擊大宛。

第一次打大宛打得很慘,沿途這些西域的國家都不給漢軍提供後勤保障,所以李廣利仗還沒打,僅在路上兵員就損失了90%。李廣利一看這沒法打,就退回來,請求罷兵。

漢武帝大怒說,有入玉門關一步者斬。李廣利沒辦法,只好在敦煌過了一年。第二年,浞野侯趙破奴受漢武帝之命去攻打匈奴,帶了兩萬人全軍覆沒。底下人跟漢武帝說,咱們不能再打大宛了,現在應該把貮師將軍調回來,集中精力去打匈奴。漢武帝不同意,他說,那些西域的國家本來就是匈奴的屬國,如果我們對他們示弱的話,這些國家一定會繼續跟匈奴站在一起,與我們為敵,所以我們一定要打大宛。

這次漢武帝下了很大的本錢,釋放了很多囚徒,讓他們去打仗,而且全國徵集了大概6萬人,同時漢武帝派了一些水工,即懂得水利的人,讓他們一旦戰爭開始,就去截斷大宛的水源,還派了18萬甲兵,屯集在酒泉和張掖,對西域各國實行震懾。

公元前102年,漢武帝調集了6萬由囚徒和商人組成的兵團,加上3萬匹馬和10萬頭牛,再一次遠征大宛。這次西域小國看見了大漢的軍隊,都很害怕,於是開始給漢軍提供一些糧草等後勤保障。只有一個叫輪台的國家拒絕提供糧草,於是輪台被漢軍攻陷之後遭到屠城。

漢軍開到大宛城下,攻城攻了四十多天,打得非常激烈,大宛當時已是搖搖欲墜,而且漢軍截斷了進入大宛城的水源,後來大宛的貴族們一看,漢軍決心很大,來了這麼多人,就說,要不然咱們把國王殺了,把他的頭獻給漢政府,然後跟他們談判,條件是只要你不打我,我把我所有的好馬都拿出來任你挑,萬一他們不同意的話,到時候咱們再打。

貴族們一商量,大家都同意這個方案,於是把毋寡殺了之後,將他的頭送到了李廣利的帳下,跟他說,如果你要不打我,我就把我的馬都拿出來讓你挑,如果你要打我的話,我就把所有的馬全部殺掉。並說,如果你繼續打我的話,我們的盟友康居這個國家,馬上就派兵來救我們了,到時候大宛在內防守,康居從外面進攻,內外夾攻,漢軍也很危險。李廣利一聽覺得也有點道理,反正我們來的兩個目的,一個是殺毋寡,因為他對我們的皇帝大不敬;第二為了搶馬,這馬讓我們挑不是挺好的嘛;再有一個,他們聽說,大宛也召募了一些漢人,在城裏面幫他們挖井,而且大宛的糧食儲備也比較豐富,所以他們有糧食、有水,然後外面還有康居國可能會來援救他們,乾脆咱們別打了,只要能夠拿到馬,對漢武帝有個交代就行了,於是就同意了大宛國的條件。就這樣戰爭就結束了,漢軍從大宛拉了三千匹很好的馬回去。當時去打仗之前,漢武帝特意任命兩個人做執驅校尉,是專門負責相馬的。

漢軍在第二次征伐大宛的時候,雖然在戰爭中沒有重大傷亡,但是惡劣的氣候和行軍,也造成了重大的減員。去打的時候是6萬人,最後回來的時候大概只有1萬人,三千匹汗血馬,回到玉門關的時候,大概只剩下一千多匹,所以這次大宛之戰,大漢付出了慘烈的代價;但是也有一個好處,整個西域被大漢的軍威所震懾,從此西域各國開始與漢朝親善。當時匈奴人看到大宛投降,也覺得漢政府確實是很厲害,於是也希望能夠跟漢政府之間建立友好的關係。原來漢政府跟匈奴之間是互派使節的,有時候使節派過去之後,就會被匈奴扣住,那麼這次匈奴就釋放了以前扣留的漢朝使節路充國。那麼大漢政府當然也會派使節去回訪,派出這個使節就是蘇武,結果這次又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很快漢與匈奴之間,又陷入了一場非常慘烈的戰爭,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一章,《蘇武牧羊》。◇(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讀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秦皇漢武》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於2019年底面世。

點播節目影片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點閱【章天亮:笑談風雲】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