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在全世界的大流行,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經歷。在近代歷史上,從沒有任何事件像中共病毒一樣如此廣泛地影響著全球人類,而且這種經歷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中共病毒提醒了我們身而為人脆弱的一面,這場瘟疫不僅重創了全球經濟,攪亂了許多人原有的人生計畫,更讓我們不得不跟親友保持社交距離。

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在採訪了20多位政治及經濟學者後,提出中共病毒對社會與生活層面帶來的改變。

● 居家辦公成主流

防疫期間,居家辦公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模式。
防疫期間,居家辦公已成為主要的工作模式。

防疫期間,居家辦公與遠距教學已成為主要的工作和學習模式。在疫情過後,許多公司為了避免再次遭受衝擊,也開始衡量採用遠距辦公的可行性,這種做法也將顛覆以往的工作模式。

● 脫離全球化經濟

以往各國間的經貿合作非常密切,但在疫情爆發以後,各國皆採取了嚴格的入境管控措施,這也使各國開始以重振境內經濟的方式來恢復經濟水平。

● 人們不再握手寒暄

為了避免接觸傳染,人們也發展出新的打招呼方式。
為了避免接觸傳染,人們也發展出新的打招呼方式。

社交距離是各國政府不斷宣導的觀念。例如用拱手代替握手,或是握拳擊掌代替先前的握手方式,這些習慣已逐漸深植人心。即便在疫情過後,人們可能也會採取避免肢體接觸的寒暄方式。

● 各國債臺高築

各國為了挽救幾乎停擺的經濟活動,採取許多對民間企業的緊急援助措施,積極發放現金試圖提振消費。然而,這會使各國政府的債務增長,陷入經濟低成長模式。

除了社會上各種活動和商業經濟的改變外,人們的心理狀況也產生了變化。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里.克魯格蘭斯基(Arie Kruglanski)認為,中共病毒改變了我們的想法、對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們的價值觀。

● 安全感改變

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許多人手足無措。
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許多人手足無措。

疫情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讓人們手足無措,無法從這個陌生的危機中理出頭緒,人們會突然面臨許多未知的問題。例如誰會感染病毒?我們的家人會受到感染嗎?我們能活下來嗎?疫情將持續多久?工作怎麼辦?這些內心的疑問是許多人焦慮的根源。

面對不確定性,人們失去了安全感,開始拚命地尋找可靠資訊,守在電視機前看突發新聞,希望能在隧道的盡頭看到光明。然而,不穩定的疫情卻沒有那麼快消失,持續的焦慮使得人們渴望儘快得到確定的答案,重新建立安全感。

於是人們像磁鐵的兩極一樣,有的人選擇迴避問題,假裝甚麼問題都沒有,另一種則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再理性思考各類看法,而憑直覺做出錯誤判斷。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認知閉合的需求(The Need of Cognitive Closure),認為人們在面臨危險時,為了儘快達到確定感,反而容易做出迴避或最壞的選擇。

● 依賴心增強

居家隔離期間,許多人只能通過視訊與家人互動。
居家隔離期間,許多人只能通過視訊與家人互動。

當安全感下降時,人們會變得更加依賴他人,對所愛的人、家人或好友的依賴增強,親友間的聯絡也會比以往更多。

● 價值觀改變

由於對他人的依賴日益加深,人們開始優先考慮合作、關懷和體貼等共同價值觀,而在乎聲望和權力的想法則逐漸消退。在危機時期,人們讚揚為大眾付出且具有同理心的人。有些人對名、利的迷戀也減少了,反而會花更多時間思考人生價值和生命的意義。

然而,在這巨大的危機面前,人性能流露出善的一面,但也可能暴露出惡的一面,對未來的焦慮感可能讓人變得更加封閉,或做出違反常理的事情。在這巨大疫情的衝擊下,外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而人們的內心也正面臨著善與惡之間的選擇。若能選擇以善的力量彼此關懷與合作,我們才能共同度過難關,在嚴峻的考驗下找到出路。◇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