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人類過度捕撈致使海洋生態失衡,加上污染日益嚴重,在買魚時該如何挑選,已變成重要的議題。下面我們將分次介紹一些不適合食用的海鮮。建議你減少食用這類海鮮,多吃替代品,保護自己也保護海洋。
智利海鱸(Chilean Sea bass,桂花魚)其實既不是鱸魚,也不產自智利,正確的英文名應是巴塔哥尼亞齒魚(Patagonia toothfish),居住於南極附近45~3,850米的深海,體長最多可達230厘米,超過100公斤。一般被捕撈的個體,體重大約7~10公斤。
由於「toothfish」觀感不佳,一位名叫李蘭茲(Lee Lantz)的水產批發商,在註冊時改稱「智利海鱸 Chilean Sea bass」。結果,這種魚遂搖身一變,成為各地餐桌上常見的食魚。
巴塔哥尼亞齒魚肉質鮮嫩,所以在亞洲也曾被稱為「圓鱈」或「南極鱈魚」。在美國亞洲超市買到的「桂花魚」中,有些其實也是巴塔哥尼亞齒魚。
由於巴塔哥尼亞齒魚棲息於南極附近的深海,曾被認為肉質純淨無污染。但近年來發現,這種魚的汞含量也越來越高,過度捕撈也破壞了極地海域的生態,建議避免食用。
替代選擇
可以改吃美國黑線鱈,這兩者的口感甚為相似。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MFS)在2017年的調查,鱈魚角一帶的黑線鱈數量充足,且黑線鱈生長快速,屬於食物鏈中層物種,累積的污染物較少。再加上利用船釣,漁民可即時將誤捕的魚兒放回海裏,避免誤捕所造成的生態危害。◇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