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2月4日宣稱的有效抗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藥物,遭到兩位專家的質疑,他們都認為這兩款藥物的生物活性非常差,若要實現有效濃度,病人或需服用上萬片藥物,副作用遠大於療效。
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宣佈對抗中共病毒感染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李蘭娟說,根據初步測試,在體外細胞實驗中顯示:(1)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2)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與未用藥物處理組比較,抑制效率達280倍。
她建議將以上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
據財新網2月14日報道,至少兩位專家對此數據質疑,根據上述試驗數據,兩款藥物的生物活性非常差,實際難以在體內實現病毒抑制效果,若要實現有效濃度,病人或需服用上萬片藥物,副作用遠大於療效,且不可能實現。
報道引述一位藥學專家說,根據李蘭娟的數字,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抑制病毒效率達280倍,其生物活性有效濃度「是很差的」。
這位專家解釋說,該藥物對於原靶點(指抗愛滋病病毒的起效靶點)的有效濃度在納摩爾級別,而300微摩爾與納摩爾相差在萬倍左右。「這個數字不知是發佈錯了,還是就是300微摩爾,如果是實際數據,那麼建議到新版診療指南是會有問題的。」
據報道,有效濃度是藥物在人體產生作用所需的濃度,有效濃度越低,藥物生物活性越高,所需藥物劑量越小。藥物有效濃度的單位是微摩爾、納摩爾,1微摩爾=1,000納摩爾。
亞利桑那大學藥學院助理教授王俊也質疑其有效濃度,他認為如果阿比朵爾抑制中共病毒的有效濃度是10~30個微摩爾,其藥物生物活性不足。
王俊在接受《知識份子》採訪時介紹說:「它(阿比朵爾)可能在體外有一些活性,但這個只有在很高的濃度下才有抗病毒的生物活性,病人可能要吃很大劑量的藥,才能在體內達到這麼高濃度。幾十克到上百克的藥物,它的副作用遠遠超出它的藥效,體內是很難實現的。」
他舉例說,在細胞水平的生物活性上,一款被認為潛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抑制冠狀病毒複製的有效濃度約為幾十納摩爾。
阿比朵爾是一種抗流感病毒用藥,主要適應證是A型、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王俊表示,阿比朵爾能有效抑制的病毒蛋白只存在於流感病毒上,不存在於新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上。從理論上說,沒有任何理由相信阿比多爾能對新冠狀病毒(中共病毒)有效,且目前並沒有任何公開發表的實驗數據證明該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的複製具有抑製作用。
據報道,李蘭娟團隊公佈的實驗數據僅為體外細胞試驗數據,證實藥物有效性仍需在人體進行嚴格臨床試驗。
目前阿比朵爾正在進行兩項抗中共病毒臨床試驗,一項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進行,但尚未通過倫理委員會批准;另一項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進行,院長瞿介明為研究負責人。而達蘆那韋並未有臨床試驗註冊申報。
財新記者多次聯繫李蘭娟,但未獲回應。
1月24日發佈的《武漢協和醫院處置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策略及說明》指,前期使用其它藥物病情仍然進展惡化後可使用阿比朵爾。《說明》同時稱,阿比朵爾在體外有抗SARS冠狀病毒的作用,推測有效。已經有少數中共病毒感染患者使用後感覺有效(證據級別不高)。
2月5日,有自媒體爆料說:「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這兩個藥物,是杭州華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的研究成果。而該公司董事長鄭傑是李蘭娟的兒子,李蘭娟還是該公司董事。隨後陸媒報道否認兩款藥物研發生產企業與李蘭娟有關。
李蘭娟丈夫被稱為「殺人醫生」
但此事件並未結束,時事評論員夏小強撰文「李蘭娟和鄭樹森家族的95家公司」披露,李蘭娟及其子(鄭傑)和丈夫(鄭樹森)一家三口人,作為董事長、股東的公司達到95家之多。
李蘭娟,浙江紹興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其在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間,擔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
其丈夫鄭樹森被稱為「殺人醫生」,遭到國際人權機構「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的追查,指其涉嫌參與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
鄭樹森被稱作是大陸器官移植以及多器官聯合移植的領頭人,1997年至2015年,鄭樹森擔任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也是該院的主要肝臟移植醫生。
2006年鄭樹森接受媒體採訪時稱,1992至1998年7年間,全國肝移植案例只有78例。而1999年一年就實施了115例。而中共對法輪功團體的迫害正是從1999年開始的。
2019年3月,鄭樹森接受中共官媒光明網訪問時親口承認,僅他一人,至今已操刀1,850餘例肝臟移植。而僅2005年1月28日一天,鄭樹森就連續完成5例肝移植手術。
2017年2月6日,國際著名《科學》雜誌報道,國際權威學術期刊《Liver International》(《國際肝移植》)於1月30日發表聲明,由於作者鄭樹森等人無法提供論文中提及的563例肝臟移植的器官來源符合道德倫理證明,該雜誌決定撤回鄭樹森等於2016年10月在網上發表的論文,並將「永遠不會」在該雜誌上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