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完「正事」後,讓咱們來看看當年轟動一時的「社會案件」罷。
泰德‧甘迺迪的過失致死案
美國當然是沒有「皇室」的國家,但是「甘迺迪家族」卻是許多美國人私下認定的「美國皇族」,這是因為曾富甲一方的政治世家「甘迺迪家族」第二代中,約翰‧甘迺迪總統與他的弟弟羅伯特‧甘迺迪兄弟兩曾一度權傾美國政壇,而又雙雙在權力巔峰之際遇刺,皆死於非命。
曾任駐英大使的老甘迺迪(Joseph Kennedy)有四個兒子,長子小約瑟夫(Joseph Jr.)於二次大戰中擔任飛行員時,在歐洲戰場上為國捐軀,次子約翰(在PT109魚雷快艇上擔任艇長)也曾在太平洋戰場上之海戰中受過重傷,幾乎沒了命。不少美國人在同情心驅散下,對其他的家族成員備加關懷,禮遇呵護之忱,不下於一般英國民眾對其王室之尊崇。
老甘迺迪的四個兒子死了三個,剩下來的只有么兒泰德‧甘迺迪(Edward“Ted”ㄒ)了,他在老哥入主白宮後,承繼了老哥麻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之遺缺,年紀輕輕就已正式步入政壇。
但是二戰後甘家剩下來的三個孩子,或許是因為財大勢大,都有些玩世不恭,多多少少被外界貼上「花花公子」的標籤,所以這名為「查帕奎迪克事件」之醜聞(Chappaquiddick Incident)會發生,應該是不出社會大眾意料之外的。
泰德‧甘迺迪於七月十八日夜,在「瑪莎葡萄園」(Martha’s Vineyard )島東邊的一個名為「查帕奎迪克」的離島上,租了一棟別墅開派對,參與這派對的幾位男性皆非單身,而六位女性皆未婚,嗯,對不起,這派對之性質我就不予評論啦!
發生在七月十九日凌晨的這場車禍,是泰德‧甘迺迪駕車,載著芳齡僅28的一位女性友人柯必珍(Mary Jo Kopechne),由派對現場駛返「瑪莎葡萄園」本島之旅館時,路經一條沒有護欄的便橋Dike Bridge,車子不知何故竟然四輪朝天地翻落橋下,甘家子弟皆善泳,但是落水後甘迺迪逕自游泳脫險,沒有將坐在身旁不到一英呎的柯必珍順手拉出,以致她不幸當場溺斃。
在這事件中甘迺迪犯下兩項嚴重錯誤,其一是美國有車禍法規,當發生車禍時肇禍者必須留在現場,靜候警方來處置,那個年代「手機」雖未發明,但是在他走回開派對的別墅之前,是可以向離現場非常近的至少四家住戶請求協助救柯必珍的,至少也該向他們借個電話報案,靜候調查。但是他即使回到了派對別墅,也沒有去報案,只是低聲向兩名男性友人講述車禍經過,三人緊急回到現場後,救援柯必珍的黃金時段已過。
甘迺迪犯的第二項嚴重錯誤是,他回到旅館後,若無其事地呼呼大睡,直到十九日清晨8點20分,在享用早餐之後才報了案,但20分鐘前,8點還不到時,附近早起的漁船已經發現落水之轎車而向警方報案,甘迺迪遲報了20分鐘,已經不算是「自首」啦!
有報導分析,甘迺迪之所以未即時報警處理車禍案,主要是因為想避免酒測,他是現任的國會參議員,「酒駕」絕對是政治上的「致命傷」。
甘家財大勢大,泰德‧甘迺迪雖俯首認罪(過失致死與擅離車禍現場),但法官只判了他兩個月的緩刑,一天牢都沒坐過。他的父親老甘迺迪此時雖已半身不遂臥病在床,但仍然在世。
老甘迺迪在1968年6月6日,另一個兒子羅伯特於逐鹿「白宮」時遇刺身亡後,本來是把甘家子弟「進入白宮」之一切希望寄託在小兒子泰德身上的,但是老甘此刻大概已意識到,經過這「查帕奎迪克事件」之醜聞後,甘家子弟將從此與「白宮」無緣,沮喪之際,病況惡化,於數月後的1969年11月8日含恨以終。泰德‧甘迺迪顯然是被極富同情心的麻薩諸塞州選民們「原諒」啦!連續當選代表麻州的聯邦參議員達四十六年之久,直到醜聞發生的四十年後,才在參議員任上病逝。
兩百多年來,甘迺迪家族確實是以「走私」致富起家的,所以有人說甘家發的是橫財,如今終於有了「報應」,連小約翰‧甘迺迪(甘迺迪總統之獨子),都因日後駕駛私人飛機,不慎墜海斃命。我想這都是牽強附會、也不夠厚道之說法,就請讀者們當作茶餘飯後的閒言閒語罷。
我自己的「1969」
元月間,當我還在花蓮機場擔任空軍防空砲兵第205營通信排排長時,全營突然奉命調駐馬祖前線的彈丸小島(就是現在已改名為東莒島的東犬島)。
該島面積還不到兩平方公里,沒電、缺水不說,當時連一顆樹都沒有(好像現在已經綠化,成為觀光景點啦),至於島上之生活有多麼艱苦難熬,我在「服兵役的那一年」一文中已詳述過,在此不再贅言。但是這半年多的罪沒有白挨,它是我踏上新大陸,接受人生考驗之前的最佳「訓練營」,是花學費都買不到的。
七月中旬退役後返回台北,此時離出國留學也只剩下短短五個禮拜而已。當年去美國是可以乘輪船的(許多貨輪上附有幾間客艙,價格約為飛機票的五分之一),但是時間上已來不及趕上八月底的開學註冊,只得忍痛花了兩萬元新台幣,買了一張單程的赴美機票(學生包機)。
如果你不了解當年幣值的話,一兩黃金的時價是新台幣兩千元,所以那張單程機票可是花了十兩黃金買的。父親幾年前兩袖清風地由軍職退役,在幾間大專院校教英文謀生,生活勉強糊口,那兒來的十兩黃金?說穿了,原來是父母親「打會」標來的「會錢」,算是向親友們借來的錢啦!◇(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