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是一門學問,歷史上,因聰明識人而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

孫臏因為沒有讀懂龐涓,而遭受斷膝、迫害之苦;韓非沒有讀懂李斯,最後竟慘死監獄等等。

在經歷了太多的教訓之後,古人們總結了很多讀心識人的方法,這些方法在今天看來,依然有用。

諸葛亮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立場、觀點。凡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的人,決不能委以重任。因為這種人習慣於見風轉舵,沒有定性。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即指與對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說到做到,是否講信用。「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說話不算數,就不值得別人信賴。所以,看一個人講不講誠信,不在於他說怎麼樣,要看他做的怎麼樣,事實勝於雄辯,因此,聽其言,觀其行,才是明智之舉。

呂不韋

喜之以驗其守;
懼之以驗其持。

在歡喜的狀態下,可以看出對方的節制能力,操守是否堅正,不得意忘形;

在恐懼的情況下,可以看出對方是否能夠堅持到底,能否勇於負責到最後。

司馬光

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挑選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聖人、君子而委任,與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因為君子持有才幹會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幹會用來作惡。持有才幹作善事,能處處行善;而憑藉才幹作惡,就會無惡不作了。

愚人儘管想作惡,因為智慧不濟,氣力不勝任,還能制服他。而小人既有足夠的陰謀詭計來發揮邪惡,又有足夠的力量來逞兇施暴,就如惡虎生翼,危害甚大!

李克

居視其所親;

看一個人平常都與誰在一起:如與賢人親近,則可與其來往,若與小人為伍,就要當心了。

窮其所不為。

一個人在順境中,要堅持操守並不是很難,但在困境中仍然能夠堅持操守,就顯得難能可貴了。當一個人處於困境時,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賣良心,則可交;反之,則不可交。

曾國藩

邪正看眼鼻;

忠、奸是中國人看人當中最主要的兩個方面,如果連好人和壞人都不能分辨,那何談用人呢?所以曾國藩把識人口訣中的第一句話定為「邪正看眼鼻」,如果鼻子和眼睛不正,就是俗話說的眼斜鼻歪,在曾國藩看來這個人肯定心術不正。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這兩句不是相人,而是觀察人。曾國藩特別重視有條理,並把它作為用人最重要的四個方面之一。古人說的「聽言」非常適用,即兩個人談話,能不能切中要害,條理清晰,抓住談話的重心,就能看出這個人有沒有條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