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晉商與潮商,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三大商幫」。明、清時期,徽州既是「十室九商」的商賈之鄉,又是「科甲蟬聯」的科舉興盛之地,所中進士和狀元的人數居全國前列。古徽州包括現在安徽的績溪、歙縣、休寧、黟縣、祁門和業已劃歸江西的婺源。徽商的信條是「生財大有道,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下面就說說幾位不貪昧心錢的明代徽商。
人死債不爛
休寧縣嶺南鄉一個叫汪通寶的人聽說休寧齊雲山上有仙人,前去尋訪,仙人沒找到,卻救了一位在松江經營當鋪的同鄉周福。周福將他帶到自己的店鋪裏,悉心教授他典當知識。
六年後,聰明伶俐的汪通寶可以獨當一面了。在周福的支持下,他開了一家汪氏典當行,因他誠信經營,很快吸引了很多客戶,有時門口甚至排起了長隊。慢慢地,他成為松江地區很有名氣的生意人。
一天,老客戶朱秀才在典當行裏放了五百兩銀子,說是自己的私房錢,不方便帶在身上,所以放在這裏,等需要時再來取,並希望他們不要告訴別人。汪通寶同意為其保管和保守秘密,並說每年都會支付利息。
此後,朱秀才出去遊學,幾年無音訊。一日,有人捎信回來,說他已經客死他鄉。汪通寶聽說後,很難過,讓帳房查查朱秀才的錢到底有多少。一查連本帶息已經有一千八百兩了。帳房非常高興,說:「人死債爛。」他要我們保密,說明肯定也沒對別人講過,這是天降資財。汪通寶卻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朱秀才死了,但銀子還是他的,要找到他的家人,還給他們。
汪通寶還告訴帳房:「徽商之所以能成為天下第一商,就是因為我們以誠信經營,哪怕貪圖他一點利息,也是做人的瑕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既然和他說了有利息,而且我們也是真正用他的錢賺了錢,那就不能昧著良心貪下啊!」
經過四處打聽,汪通寶終於找到了朱秀才的家,他上邊還有一對年邁的父母,家境並不寬裕。他帶著一千八百兩銀子來到朱家,正在傷心的朱家父母以為是來要帳的,連連表示無力幫他還債。汪通寶說明了原委,並將銀子如數奉上。老倆口做夢也沒想到,會有人將自己不知道的一筆錢送上門,因此一再拜謝。汪通寶的名聲更響了。
類似的仁義之事,包括開倉放糧、救助災民等,汪通寶一生做了很多。明朝嘉靖末年,在他九十多歲時,朝廷賜予他一級爵士,予以褒揚。
這是神在考驗我
祁門有個生意人叫程神保,專營藍色染料。他聽說福建的藍色染料好,就專門去了一趟,並交付了訂金。過了一陣兒,福建老闆就將貨物備齊,送到了徽州。
程神保在接收貨物時,恰好來了其他客戶,他就讓夥計點數。夥計點完後,告訴他都收齊了,沒有錯。於是,程神保與對方結清了貨款,順便問了對方一句,是否馬上回去。福建商人說第二天才走,今天就在當地逛逛。雙方愉快地道別了。
等福建商人走後,程神保來到庫房,覺得貨物數量很多,便親自重新點過。果然,福建商人多給了五十石。此時,一些零售商聽說藍色染料到貨了,就都來買。程神保請他們稍等,說賣染料的人多給了他,自己需要找到對方並還給他。有的人就說:「本小利微的生意,一下多出這麼多染料,可以趁機發一筆財了。怪不得你叫程神保,神靈在保祐你啊!」
可是程神保卻不這樣看:「人在做,天在看,昧良心的財不能發。這不是神靈在保祐我,這是神靈在考驗我。我要找他去。」說完,他關了庫門,挨家店鋪、客棧找過去。
終於在一家客棧找到了福建商人,程神保說明來意,商人還不相信:「怎麼可能?我怎麼可能多給你這麼多?」
程神保於是帶著商人回到自己的庫房裏,重新清點了一遍,果真是多了五十石。福建商人感激莫名:「程老闆,你真是君子啊!若是遇上貪便宜的,就是我找過來,也會賴帳的。幸虧你今天找到我,否則,等我回去發現錯帳了,來回路費得花多少啊!」
靠著誠信,程神保賺了七百多兩銀子。到楚地經商時,看到當地連年饑荒、百姓生活困苦,他不僅拿錢資助,還放棄拿回別人欠自己的錢。結果等他回家時,只帶回了一百多兩銀子。妻子開玩笑道:「別人掙錢是越掙越多,你怎麼越掙越少呢?」程神保笑著說:「我不能不講道德良心吧?」
雖然沒發財,但程神保卻在宗族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大家推舉他做了鄉飲祭酒,官府也賜爵一級。
背百兩銀子找失主
黟縣商人方三應曾經在建昌(隸屬於今天的九江)一帶經商。一天,他住進了一家客店,正要休息,突然發現被褥下邊硬邦邦地,掀開一看,竟是幾百兩銀子。他馬上去問店家,是否有人丟了東西。店家說不知道,但前一天有客人住店,凌晨剛剛走。
方三應猜想可能是前邊的客人遺忘的,就在客店多住了幾天等待失主,卻一直沒有人來。沒辦法,他將銀子背上,走到哪裏就問到哪裏。幾年過去了,他一直沒有找到失主。
這一天方三應從撫州坐船過江。船上有個雞販子帶著一籠子雞。因為天氣熱,雞糞發出的臭味很難聞。很多乘客紛紛指責雞販子不該帶這麼多雞,而且做甚麼生意不好,做這個生意,也掙不了多少錢。雞販子卻說:「當年我也是個有錢人。如果沒掉錢的話,也當老闆了,誰還來做這個買賣?」
大家調侃他是不是吃、喝、嫖、賭敗光了,但是雞販子怔怔地說:「都怪我不小心!幾年前在建昌住店,把幾百兩銀子放在被褥下,第二天因為忙著趕船就忘了。」
方三應一聽,馬上前去搭話,問他為何沒有回去找。雞販子說一是船走了一天後才想起來,如果回去找,需要三五天的時間,而且自己也沒有回去的路費;另外他覺得這麼多天,一定有人把錢拿走了,所以就決定不找了。
方三應又追問雞販子,當時住的哪家客店?哪個房間?一共多少銀子?包銀子的包袱是甚麼顏色的?雞販子聽得莫名其妙,但還是如實作答。
聽完雞販子的話,方三應高興地說:「我總算把你找到了,你的銀子在我這裏。」說完,將包袱中的銀子拿出來,給了雞販子。恍如做夢的雞販子淚如泉湧,當即跪下磕頭千恩萬謝,並詢問方三應的姓名。
方三應卻說:「這銀子本來就是你的,這是你應該得的,別問姓名了。我也是商人,我們都是同舟共濟的人。」滿船的人無不為方三應的義舉叫好,紛紛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
船靠岸後,雞販子再三追問方三應的姓名,隨行的人悄悄告訴了他。後來,雞販子用這筆錢成家立業,並買下了一座宅院,同時在供桌上供上了方三應的長生牌位。
* * *
在古徽州,徽商誠信經營、重德行善的故事非常多。他們血液中浸滿了儒家「仁、義、禮、智、信」的細胞,並用自己的一生切身踐行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