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日本大阪召開習特會後,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本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後表示,中方開始從美國購買農產品和食品。
上周六,特朗普在習特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對記者表示,中方將與美方進行磋商,即使在談判期間,他們也會開始向美國農民、中西部的優秀農民投資。「中國將購買大量的食品和農產品,而且會立即開始。我們將給他們(中方)列出我們希望他們購買的東西。」
雖然目前習特會達共識的更多細節沒有透露,但中方未來可能會購買以下四類產品。
大豆
美國通常是中國第二大豆供應商,儘管非洲豬瘟疫情削弱了中國養豬戶的大豆需求,但美國大豆仍可能成為中方新購買清單上的主要商品。
美國農業部預測2019/20作物年度,中國的大豆進口量為8700萬噸。
美國農業部報告,上周五已經向中國出售大豆54.4萬噸,這是中方在習特會前釋出的讓步信號。
INTL FCStone亞洲大宗商品分析師達林‧弗裏德裏希斯(Darin Friedrichs)對路透社表示,隨著緊張局勢的緩解,未來幾個月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購買行為。
穀物(粟米和高粱)
中國通常是美國高粱的最大買家,儘管中共對美國穀物的貿易關稅為25%,但近幾個月,中方仍然購買了一些美國穀物。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粟米生產國和消費國,粟米主要用於生產動物飼料和乙醇。2018年,中國粟米的產量不足以滿足國內的需求。《華爾街日報》6月初報道,受國內產量下降影響,中國的粟米價格目前接近四年高點。
去年12月1日習特會後,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中方可能購買至少300萬噸美國粟米。由此本次習特會後,中方也可能會從美國進口粟米。
此外,在中國粟米價格較高時,通常會進口一些替代品,比如高粱或大麥等其它穀物。但INTL FCStone亞洲大宗商品部門風險管理顧問弗裏德裏希斯6月10日對《華日》表示,中國與這些商品的主要出產國(包括澳洲和美國)貿易關係緊張,也導致進口價格更高或者更難以進口。
習特會後,中美貿易緊張關係獲得暫時緩解,中方或許會從美國進口高粱。
乙醇
弗裏德裏希斯對路透社說,在中方的購買清單上可能會有美國的乙醇。
根據再生燃料協會(Renewable Fuels Association,簡稱RFA)的統計,2016年,中國是美國乙醇的第三大市場,約佔美國乙醇總出口量的20%,並且為美國創造了近20億美元的收入。RFA表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後,2018年,中國大陸市場僅佔美國乙醇出口的4%。
今年2月底,美國農業部部長桑尼‧珀杜(Sonny Perdue)告訴媒體記者,美國談判團隊已向中方提出調降乙醇(ethanol)關稅的要求。
豬肉
中國豬肉產量通常佔世界豬肉產量的一半,但由於非洲豬瘟肆虐,預計中國需要從國外進口豬肉。
即使中共對美國豬肉的貿易關稅達到50%,今年中國已經從美國購買了不少豬肉產品。
彭博新聞今年3月26日報道,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可能會在2019年購買多達30萬公噸的美國豬肉。這一數字將比在貿易戰開始之前, 即2017年從美國購買的16.6萬噸豬肉多出約80%。
中共農業農村部預計,今年中國豬肉進口總量將增長28%。#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