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港府決定暫緩修訂備受爭議的《逃犯條例》;這與港府此前執意修例大不相同。美國律師分析,白宮網站最近一份請願書要求美國政府取消那些支持香港《逃犯條例》的香港和中共官員的簽證,這對迫害人權的官員產生重大震懾作用。
在港府向民眾退讓之前,中共已經釋放軟弱信號。中共駐英大使劉曉明6月12日對BBC聲稱,中央從未指示或下令香港修例。
中共和港府先後示弱,港人百萬人大遊行製造的壓力和國際輿論功不可沒,但是白宮網站上的那封請願信,無疑也刺痛了中共和香港官員的敏感神經。
白宮請願網站名為「我們人民」。根據規定,該網站上的請願信如果在一個月之內達到10萬人簽名,白宮就必須回應。截至6月15日下午,要求取消支持香港引渡法案官員簽證的請願信收集了26萬7,489人簽名,已經火速過關。
這份請願書說,根據「美國移民和國籍法」,對於那些嚴重侵犯人權的外國政府官員及其直系親屬進入美國的申請,不予受理。
記者查詢美國移民法第212條,發現外國官員被拒絕入境的情形包括:嚴重侵犯宗教自由,參與納粹迫害、群體滅絕或任何酷刑或法外殺戮行為。
紐約著名人權律師葉寧6月15日告訴大紀元,「拒發美國簽證」對迫害人權的中共和香港官員來說,會有心理震懾作用。
「因為有很多香港官員,包括香港立法會議員,他們的親戚,他們的財產,大部份是在英國,也有相當大的部份是在美國,這就影響了他們的切身利益。因為利害關係所在,所以他們在投票的時候也會有所顧忌。」
這個請願信通過「拒發美國簽證」警告中共和香港迫害人權的官員。因此一呼百應,效果顯著。
使用「拒發簽證」來威嚇中共官員的靈感,並非憑空得來。5月31日明慧網報道,美國國務院官員日前告訴一些宗教及信仰團體,他們打算更加嚴格的審核簽證申請,對人權及宗教迫害者拒發簽證,已發簽證者(包括「綠卡」持有者)也可能被拒絕入境。國務院官員還告知美國法輪功學員,可以向他們提交迫害者名單。
葉寧稱,美國國務院的這個舉措可謂石破天驚的一步。「雖然這是往正確方向邁進的很小一步,但是這一小步還是非常有意義,因為它從來沒有先例。中共自從三十多年前,跟美國進入『蜜月期』以後,美國任何這方面的推動基本上都被悄悄的消聲、悄悄的處理掉。
「現在美國政府、美國國務院主動來做這樣的事情,恢復美國正確的道統、美國的法統,那是非常可喜的一步。」
葉寧說,本來美國國務院在美國各大政府機關當中屬於鴿派,屬於最溫和的政府機構。但是現在國務院走到了捍衛和維護中國人權的最前線,特別是在信仰自由方面。
「中國要進步,中國人權環境要改善,重中之重、最最關鍵、最最首要的一步就是保障人民的信仰自由。保障人民的信仰自由比保障人民的其它各項自由,包括從言論自由到投票自由都要重要一萬倍。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國務院帶了一個好頭。」
葉寧說,怪不得蓬佩奧最近成為中共的眼中釘、肉中刺。中共媒體把蓬佩奧跟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國安顧問博爾頓一起列為「反華人士」。
美國國務院拿起「拒發簽證」這把利劍對付中共迫害人權官員的舉動,葉寧認為「可以說是石破天驚、巨大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進步、重大突破;是對(過去)中美這種不倫不類的蜜月期的終結,是進入全面遏制中共的第一步的開始。
對於那些身在曹營心在漢,把家人送出國外、時刻準備腳底抹油的中共官員們來說,拒發美國簽證,無疑具有重大的震懾作用。葉寧說:「中共雖然表面上還在高唱馬列主義,實際上這些官員們都在悄悄地準備好逃往西方的護照。有些人早把家人送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自己成了在中共紅朝當官的裸官。」
據報中共所謂最高權力機構——人大常委會,裏面有58%~62%的人大代表和常委們懷裏都揣著一本外國護照,所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共所謂的最高權力機構被戲稱為外國最高權力機構。
葉寧認為,對付中共人權惡棍,僅僅拒發簽證還不夠,還要加上經濟制裁,包括扣押、凍結、充公、沒收他們的海外財產。這種做法,美國已經多次用在俄羅斯官員、俄羅斯人權惡棍上面,也用在恐怖組織以及支持恐怖組織的社團和個人身上。但是對中共和香港官員,美國還從來沒有使用過這些手段。
「以上那些使用,說明在立法、司法、行政層面,技術上美國已經非常老道,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現在可以用這個作為武器,來支持和鼓勵香港(和中國)人民爭取自由的抗暴鬥爭,也給鬥爭在自由人類最前線的英雄兒女們一顆定心丸。」
葉寧預測,中國民眾向美國政府舉報中共官員惡行,將形成一股很大的風潮。「拒發美國簽證」,曝光海外資產,將成為打擊中共人權惡棍的神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