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武術歷史源遠流長,香港在武林界地位舉足輕重。有鑑於此,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評委主席、著名武術家李有甫近日專程訪港,和香港傳統武術界多個門派大師交流,探討如何傳承傳統武術,席間首次展示獨門秘傳太極拳。
李有甫此前已多次訪港,故武術界對他也不陌生。今次訪港期間,李有甫和香港多個門派包括詠春拳、刁家教、洪拳、白眉派、江西竹林螳螂派等十多位名師,昨日一起聚餐交流,切磋武技,相談甚歡。
李有甫談武德和傳承
李有甫席間從自己學武的經歷,談到自己多年來研究傳統武術的心得,再到今年在歐洲首辦新唐人武術大賽初賽等經歷,和各位武術大師交流。
他多次談到武德的重要,並說以前的武術家不輕易傳徒,有好東西也寧可收著亦不外傳,因徒弟若心術不正、武德不高,將高深本事傳出反是壞事。他又表示,回顧近代中華武術的興起和衰落就是看道德。「為什麼在清末民初時代武術發展良好而經過文革之後卻沒落變異以致失傳呢?就是道德下滑所致。」
李有甫認為,未來傳統武術的發展,唯有遵道重德,尊師重道,勵志靜心修煉體悟,投入自己的真誠和努力就可以悟出更高的境界,那時就會有超常的武功出現。
今次訪港,李有甫還表演了一套秘傳獨門太極拳,由其師傅陳濟生所傳,也是首次在公開場合表演。一般太極拳動作緩慢,但李有甫表演的太極拳卻變化多端、動作快速有力,步伐生風。
李有甫稱,古人習練太極拳是修煉和養生,傳承中由於社會道德逐漸下滑而失去心法,以致失去了太極拳的內涵。而現在的太極拳就局限於表面的動作,追求一些用法,但愈追求愈沒有。「所以太極拳,不要追求用法。它有些煉法如果能夠傳下來的話,有心法的修煉,它還是有防身的價值。」
武術大師各獻技 盼弘揚武德
多位詠春派以及刁家教名師,也表演各自門派功夫。百年秘傳客家功夫、刁家教第四代傳人刁濤雲表演了基本功「口字拳」,他認為今次交流最受益之處,是能夠和武林中人一起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感覺非常高興。
有「台灣葉問」之稱、去年在世界首屆詠春公開賽奪雙料冠軍的黎懿徵,表演詠春拳基本套路。他認為李有甫的分享甚有道理,尤其是武德。他最近也準備將傳統武術拍成連續紀錄片,「讓那些隱藏在民間的高手把東西拿出來。」
新唐人將於6月8日在台灣辦武術大賽初賽,本身是台灣人的黎懿徵也期望,台灣武術家能夠讓他們的徒弟,把他們所學展現給世人,讓大家再把傳統武術重新發光發熱。
習詠春近四十載、師承梁挺宗師的詠春梁國華師傅,曾獲報章評為「最能打出國術味道」的冠軍拳手。他亦現場表演詠春的套路——標指。「以前有句話叫『標指不出門』。標指是最高級的,不會外傳的。我們創出來的這套拳,是為了針對叛徒去教的,去剋制那些拳術。只會教那些比較誠實,人好,那徒弟是最好的,和可以承傳到,人的心地又會好,才會教給他。即是入室弟子。」
他也樂見新唐人弘揚傳統武術,「歡迎每一個門派都可以去積極參與就最好了。」對於香港發展傳統武術的前景,他也有信心,「我發覺現在很多武術師傅,他們都肯去做這樣的工作,未來的話應該會更加好。」
通曉詠春和洪拳的振華國術館館主黎振華,表演了詠春拳基本套路。他也很認同武術要重武德,「武術要武德先行。而且中國武術原本也是用來自衛,不是用來攻擊。」
李有甫是中國武術名家陳盛甫、陳濟生的高徒,不但精通長拳、底功拳、八掛、太極、刀、槍、劍、棍等功夫,還繼承和研習了老師獨特的功夫--山西鞭桿。練武之餘,老師也教他靜坐氣功、站樁、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等氣功養生法。1982年李有甫憑著鞭桿獲得全國比賽的冠軍。◇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