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北京、文化的北京正在消失,速度驚人。幾十年來,推土機一路掃蕩,不斷地輾壓都市的命脈:拆除了內城、外城,再鏟倒成片的院落。權勢壓制法律,金錢吞噬文物。滅掉真骨董,蓋起假骨董,荒誕往復不停。
被拆的名人故居
2009年,回看十年狂「拆」,故居研究者陳光中感嘆說,起初,「保派」呼籲保護成片的舊城,但是無效。他們便退而求其次,想要救下一條條單獨的胡同,仍然未果。最後,他們只希望能保住零散分佈的名人故居,卻還是一次次敗下陣來。
據2012年2月陸媒消息,北京近1/3的名人故居已被拆除。開發商及城區政府無視文物保護條例和法律法規,或偷襲、或蠻幹,使得許多建築珍品慘遭損毀、化為一堆瓦礫。
綜合媒體信息,自上世紀80年代起,辜鴻銘寓所、李鴻章祠堂、明代嚴嵩的別墅、曹雪芹故居「蒜市口十七間半」、著名宗教界人士趙紫宸、翻譯家趙蘿蕤故居、梅蘭芳故居(紅星胡同11號)、清朝果郡王府、張恨水故居、京劇「後四大鬚生」奚嘯伯故居、「四大名旦」荀慧生故居、尚小雲故居、「四小名旦」張君秋故居、梁思成故居等都被拆毀。
以下幾起標誌性事件曾引發公眾高度關注和激烈討論。強拆背後,隱藏著複雜的利益鏈和司法腐敗。
紅星胡同11號——梅蘭芳故居
2000年,紅星胡同11號(原無量大人胡同5號)、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的一處故居被拆,儘管在上世紀80年代,該處已被登記為東城區的文物。
《梅蘭芳珍藏老別冊》曾提及,宅內「亭台樓閣、山石曲廊、院宇深深、景色別致、陳設典雅」。而且,梅氏故居還是民間外交場所,「幾年間造訪的國際友人多達6、7千人,包括瑞典王儲古斯塔夫六世夫婦,英、美、意、西、日等國駐華使節,文藝界、教育界、政界、實業界的知名人士等等」。
2001年,在梅蘭芳故居的地皮上,甲級寫字樓華麗大廈建成,它是北京的重點工程「金寶街」第一個落成的樓盤。據一位參與2000年金寶街項目論證會的專家回憶,當時所有參加論證會的文物界專家全都投了反對票。但是,最終項目如期開工,並把文化名人的居所踩在了腳下。
美術館後街22號 ——「中華文化的家庭博物館」
2000年12月26日,美術館後街22號,一座明代四合院,在一百多個警察和二十多名外國記者眼前,被推土機剷平。拆毀的理由是「擴建」平安大道及周邊危房改造工程。有報道說當時「清拆過程不得拍照攝像,附近樓房二層以上不許進入」。
此院係著名宗教界人士趙紫宸先生的故居,佔地1千多平方米,為兩進式格局,院內景色賞心悅目,內有極為罕見的「象眼」大型磚雕。趙紫宸和女兒、著名翻譯家趙夢蕤及其夫婿、考古學家陳夢家在此收藏了明代家具、古籍等多種文物,因而該寓所被稱作「中華文化的家庭博物館」。
1998年,22號院將被拆除的消息傳出,隨即引發了一場為時兩年多的「保護戰」。文物保護工作者傾盡全力,奔走呼籲。
1998年5月、1999年11月,中國最權威的文物、文化專家兩次論證了22號院的建築、人文和文物價值,強調「這個四合院有著極高的文化價值,拆掉它,北京將在文化上承受難以估量的損失」。
但是,1999年12月30日,東城區房屋土地管理局裁定,限產權人、趙紫宸之子趙景心教授5日內遷至朝陽區窪里鄉大羊坊村西周轉房三排11號,將原住房騰空,交申請人拆除。為此,年過8旬的趙景心把東城區文化文物局和東城區房地局告上法庭,要求對自己的房產進行文物鑑定。
據媒體披露,22號院並不在拆遷範圍之內,而是被政府作為「附贈地」慷慨地贈與房地產開發公司。更為荒唐的是,犧牲了22號院等平民住宅而擴寬的平安大街,兩側都是仿明清建築——「假骨董」。
察院胡同23號 ——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的祖宅
2003年8月1日,西城區的察院胡同23號院被拆毀。原房主葉嘉瑩,是加拿大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
這所四合院由葉嘉瑩的曾祖父聯魁購置,院門上懸掛著寫有「進士第」的匾額,因為其祖父是清朝的翻譯進士,曾在工部任職。葉嘉瑩就出生在西廂房。
葉嘉瑩曾經夢想,將舊宅改建成一所書院式的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所,中間留下一間小屋給自己回國時住。但是,最後,她被逼放棄了房屋產權,還以為祖宅已在539個保護院落之列,不會被拆。
孟端胡同45號 ——清朝果郡王府
2004年11月30日夜,西城區月壇北橋東的孟端胡同45號——雍正皇帝之孫果郡王府的拆除工作開始。以明代畫家王孟端命名的孟端胡同也將隨之消失。據文物部門介紹,此地將用於北京金融街的項目開發。
據華新民描述,那是一個三進式院落,佔地2千多平方米,保存完好:5米多高的北房,粗壯的房柁,有垂花門和綠色的走廊,盡顯皇家氣派。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稱之為四合院的「上上品」。歷史學家梁從誡曾感嘆道:「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四合院!」
華新民嘆道:「不知道北京為甚麼就留不住它最後的這一點美好。」
北總布胡同24號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2012年1月27日,有媒體接到爆料後發報道說,東城區北總布胡同24號院——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已被「維修性拆除」。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婦於1931~1937年在此院落租住了6年。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梁林二人發現了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橋——河北趙縣的隋代趙州橋,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構建築——山西應縣的遼代佛宮寺木塔,中國現存最偉大的唐代建築——山西五台的佛光寺等。也是在此期間,他們與劉敦楨等同仁,踏訪了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測量、研究了2千多件建築文物。另外,此處還是1930年代北平文化界人士的重要聚會場所。
2011年12月30日,中共國家文物局正式公佈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北總布胡同「梁林故居」已被列入新發現文物項目,也被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委確定為「不可移動文物」。
老北京網創辦人、北京知名民間文保人士張巍憤怒地道破:「維修性拆除」是開發商為了推脫責任編造的詞彙,「文物局及區縣文化委員會的不作為行為間接地成為了開發商的幫凶。」
史學家余英時評論說,此事反映出中共對地產商的支持。他說:「地產商其實也是官方共產黨的幹部。換句話說共產黨現在為了發財,就不顧一切文化上重要的遺址或者其它的文物了。」
結語
推土機推倒了甚麼?拆遷隊拆掉了甚麼?北京和中國失去了甚麼?
著名城市規劃專家袁家方教授曾表示,「北京城不應該忘掉歷史,割掉建築語言。寫在石頭上的歷史若真被後人遺棄,那真是一種悲哀,若有一天中國發展到千城一面、千樓一面、千村一面時,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文化上的墮落。」
悲哀、墮落已是現實,而且連續不斷、愈演愈烈。
利慾薰心的官員和商人要大拆特拆,對傳統文化、民族瑰寶缺乏認識的人們因無知而冷漠,而這正是中共當局通過暴力執政、無神論洗腦要達到的目的。正是這樣的政權性謀劃,導致了文明的流失,以及普遍性的、國民在文化、道德上的墮落。◇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