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末人們普遍認為環境因素和雙胞胎下意識或者無意識地模仿彼此是造成他們極其相似的主要因素。如今研究證實,基因影響力超過了環境因素,另外還有一些「偶然」因素也起著重要作用。

據在線雜誌Quillette報道,明尼蘇達州分養雙胞胎研究中心(MISTRA)負責人Thomas J. Bouchard博士與丹麥精神病學教授Niels Juel-Nielsen於1981年5月進行的對話談到了在當時相當前衛的觀點。

Bouchard就其對同卵雙生和異卵雙生但是分開在不同環境下養大的雙胞胎進行的研究結果,與Juel-Nielsen教授有了共鳴。在那之前16年,Juel-Nielsen對丹麥的12對同卵分養雙生進行研究後出版了一本名為《個體與環境》(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一書。要知道在1981年前,那是對分養雙胞胎進行的僅有的三個研究之一。

在那個對話之前兩年,也就是1979年,Bouchard的一個學生向他提供了一對極具特點的雙胞胎Jim Springer和Jim Lewis的情況。Springer和Lewis是一對同卵雙生,在他們出生後才四周就分開生活了,之後在相距40公里的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直到他們39歲才第一次見面,卻發現彼此的人生經歷有著令人震驚的相似性:第一任妻子的名字都叫Linda,第二任妻子也都叫Betty;他們都給兒子起名James Allen;兩人都是勤勞的業餘木匠;兩人都是「老煙槍」;兩人最愛的啤酒都是Miller Light;兩人都愛咬指甲;兩人都在30歲出頭出現了心臟問題;兩人都在相同的年紀遭受了偏頭疼的困擾。

Juel-Nielsen說,雙胞胎首先在長相、頭髮、眼睛的顏色上都非常相似,其次在肢體行為上如走路的姿態、音容笑貌都有極大相似性。很多心理學家說這是因為他們成長在同一個家庭,自覺或不自覺地互相模仿所致,就像兒子會像父親一樣。但是,這個說法無法解釋分開生活長大的雙胞胎仍有十分類似的特質的現象。如果再深入研究,還會發現連他們發出的腦電波都是十分相似的,因此僅用環境影響的因素不能解釋分養雙生相似性的問題。

在這個對話之後37年裏,Bouchard一直在MISTRA繼續這項研究,至今Bouchard已經研究了137對分養雙生的個案。這些研究顯示,基因對雙胞胎相似性的影響力已經從之前不被認可的狀態轉變為獲得普遍認可。

另一些研究發現,雙胞胎性格特質差異的20%~80%可以用基因來解釋;像抑鬱、恐懼等方面的特質,似乎來自環境因素的影響多一些;而智力因素來自遺傳基因影響比重更大,而且隨著歲數增長不斷增大:五歲時22%,七歲達到40%,10歲達54%,18歲之後影響力可達80%。

2000年心理學家Eric Turk heimer稱,得到的行為遺傳數據已有足夠的一致性將其總結為三條規律。

第一條是,所有的人類特徵都在一定程度上具遺傳性。目前多數人們已接受這一說法,當然,任何帶有「所有」字眼的說法總會引來某些異議。不過,對雙胞胎進行的研究普遍證明幾乎任何一個特質有或多或少具有遺傳性。

培養孩子道德觀 父母起重要作用

第二條是,環境的影響力(比如在同一家庭長大)小於基因的影響力。Judith Harris在其1998年所著《育養成見》(The Nurture Assumption)一書中提出這個理論引發社會關注。之後哈佛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支持了她的觀點,鼓勵家長不要太糾結要為孩子做甚麼或遺憾沒有做甚麼。他說,父母無法掌控孩子的未來,但在道德觀培養上起重要作用,父母注重給孩子留下一個值得回憶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條是,人類複雜的性格特質中還有相當大的一部份,既不來自於基因的影響,也不來自家庭的影響。換句話說,雖然環境的影響佔比可達50%,但這個環境並非來自家庭環境,而是來自社會大環境,文化、鄰里關係、學校、同輩、朋友,甚至是外出偶遇的人和事。

總之,對雙胞胎的研究揭示了基因的重要性,推翻了之前環境起決定作用的觀念。

然而仍有很多未解之謎,有待學者們不斷開拓研究。◇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