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誕辰303周年,使人們不禁想起一些至今還流傳著曹雪芹與《紅樓夢》的一些傳說。
「黛玉」的由來
相傳曹雪芹的家原來住在城裏,搬到西郊時,家裏已經很窮了。為了寫書,雖然省吃儉用,可有時還是買不起紙墨。一天,他正寫著書,墨用光了,這下可犯了難。正在這時,好友鄂比先生來訪,便對他說,在櫻桃溝下邊的河灘裏,有一種黑石頭,叫畫眉石。這種石頭沾點清水研一研,能夠畫出黑道來,再用水一沖,還能把黑道洗掉。所以過去皇宮裏的嬪妃宮女和滿族旗人婦女,就拿它來描眉用,老年婦女也有用它染髮的,何不找來試一試?曹雪芹聽他這麼一說,當天下午就去了櫻桃溝,果然找到一些黑色的石頭。拿回家一試,還真能寫字,只是顏色淺了點兒。於是找來一些碎墨兌在一起,再一試,字跡清晰,便用它寫起書來。自從有了「黛石」,曹雪芹再也不愁沒有墨了,一有空兒就到櫻桃溝裏撿上幾塊,因黛石給他寫書提供了方便,便在修改初稿時,把女主人公的名字改成了「黛玉」。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寫了她「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悲劇故事。
《好了歌》原名《神仙調》
那是乾隆年間,皇帝為了檢閱八旗軍,便在香山腳下開始修建演武廳。一天,曹雪芹來到工地,往四下裏一看,好不熱鬧。這時,一陣打夯的調子聲把他吸引了,連忙側耳細聽:「人人那個都說呀/神仙好呦/我說那個呀/功名那個呀/他忘不了呦/古有多少帝王將呀/死了只有土蓋了呦/嗨呦!……」這打夯調來回唱了三遍,曹雪芹聽得入了迷。回到家裏,他還反覆琢磨著那首打夯調,覺得挺有趣,既上口,又很有哲理,於是第二天他又去了工地,找到了昨天那位領號的師傅,想問問那首「人人都說神仙好」的調子,叫甚麼名。那位老師傅告訴他這調子叫《神仙調》,是很有名的打夯調,接著又唱了兩遍,曹雪芹把這首《神仙調》的詞,經過一番改編寫成了歌謠,既上口,又好記,日子不長,就在香山一帶傳開了。經過再修改,就變成《紅樓夢》裏的《好了歌》了。
曹氏風箏
據傳,曹雪芹十幾歲的時候,家裏還很富有。傭人中有位姓劉的花匠,會糊幾十種風箏,於是心靈手巧的曹雪芹很快也學會了。後來曹家被抄,曹雪芹回到了北京。當他搬到香山以後,家已經很窮了,有時連寫書用的紙墨都買不起。一天,他見有人在河灘裏放風箏,忽然想起自己曾學過的糊風箏方法,就糊了幾個。那做小買賣的鄰居見了後,就幫他拿到集市上去賣。曹雪芹一想自己正缺錢買紙墨,就同意了。因曹雪芹製作的風箏不但樣式多,而且造型獨特,飛得很高,剛拿到集市上,就賣完了。鄰居把賺來的銀子遞給曹雪芹,說:「您只管做,這賣就包在我身上了。」於是曹雪芹便放下正在寫著的書稿,用了三天的工夫趕製出了十幾個新穎別致的風箏,讓鄰居去賣,結果賺了不少銀子,給他寫書解了燃眉之急。曹雪芹製作的風箏人稱「曹氏風箏」,在乾隆年間曾被譽為京城「四大流派」風箏之一,與當時著名的哈氏風箏、金氏風箏、馬氏風箏齊名。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還專門寫過放風箏的事,不信您翻開第七十回看看。
空空道人和瘋和尚
相傳很早以前,從遠方來了個騎著白鹿的老道,繞過臥佛寺,進了櫻桃溝。他見這裏清幽僻靜,櫻桃成林,山泉不斷,是個修道求仙的天然勝地,就在「水盡頭兒」的一個山洞裏定居下來。這位騎鹿道人不吃人間煙火食,專靠吐故納新、導引吸氣養生,腹內空空,可精力十分旺盛,自稱「空空道人」。春去秋來,過了幾個年頭以後,又從天台山來了一個瘋和尚,也到櫻桃溝來修仙煉性,這就跟空空道人發生了爭執,二人各不相讓,決定比試坐禪,久者為勝,鬥法的結果是那個瘋和尚只坐了七天,就感到飢腸轆轆,幹渴難熬,自認敗北。
曹雪芹住在正白旗寫他的《紅樓夢》。他常常到櫻桃溝閒遛,總愛跟鄉親們打聽當地的傳說故事。就這樣,有關瘋和尚和空空道人的傳聞,經過了一番編排,寫進了他的書裏。
《石頭記》記石頭
《紅樓夢》又叫《石頭記》。香山的老人愛說「《石頭記》記石頭」。在乾隆年間,曹雪芹住在正白旗寫《石頭記》。櫻桃溝裏橫臥著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南北長四丈,東西寬兩丈,高有一丈,遠遠望去,好像一個大元寶,人們就叫他元寶石。香山流傳著幾句順口溜,說:「元寶石,不值錢。石上松,木石緣。」這塊元寶石,不是真的寶石,是假(賈)寶石(玉),所以它才不值錢。曹雪芹仔細觀察了元寶石,覺得它好像通了靈性,才寫出了通靈寶玉即賈寶玉的故事。
離元寶石不遠,還有一塊兩丈多高的大青石,青石上孤零零地長著一棵一尺粗細的柏樹,樹根把山石撐開了一道縫,紮到石頭底下一股山泉裏。泉水常年澆灌著柏樹,柏樹好像生長在大青石上。老百姓管這樁奇景叫「石上松」。曹雪芹受了這「石上松」的啟發,寫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木石姻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石上松,木石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