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Rangers冰球隊運動營養顧問Cynthia Sass的工作重點是:幫助客戶建立新的健康飲食方法,促使他們放棄所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在她看來,不良習慣就是損害健康的禍首。她建議讀者放棄以下7種飲食習慣。
1. 飲酒過度
飲酒會產生骨牌效應。1杯酒之後,人們的自制力會降低,食慾會上升,導致額外攝入數百大卡,尤其雞尾酒本身有較高的熱量,且大多數人低估了自己的飲酒量。
幸好,一旦他們有意減少飲酒,體重就會快速下降。不妨試試30天內滴酒不沾,或以特定方式限制酒精攝入(如每周只喝1次酒,每次只喝2杯),將有顯著效果。
2. 吃「減肥」食品
這種加工食品通常充斥著添加劑與各種不知名成份。它們不會讓人產生飽足感。很多人吃了冷凍的減肥食品後,仍有揮之不去的飢餓感,使他們轉向其它零食,或再吃一點「減肥」食品。
結果他們攝入了遠多於正常進餐時的熱量。2010年一項研究顯示,人體攝入天然食品時燃燒的熱量比加工食品多出50%。
3. 吃太多健康食品
蔬菜、牛油果、全穀類等健康食品當然有益,但不能吃太多。曾有一名客戶將早餐從快餐三文治換成燕麥片,這雖然是好事,但他整天坐在辦公桌前不動,他的燕麥片份量過多,而且在其中加入水果,還混合了奶昔,使整餐熱量過高。因此儘管天然食品營養豐富,能增強新陳代謝,但仍有可能過量攝入。
為防止這種情況,應聽從身體的飢餓感和過飽的提示,還可用視覺來決定食物份量,例如:1份水果相當於1個網球大小;1份煮熟的麥片相當於水果的1/2,如果要加堅果或種子,應為1個高爾夫球大小。
4. 不吃飯
長期不吃飯將對減肥產生2個副作用:首先,由於沒有攝入足夠的熱量,身體可能消耗更少的卡路里。其次,你可能在晚上暴飲暴食,而你的活動量卻很低,多餘的熱量將被直接送到脂肪細胞中。
一些研究發現,對減肥起作用的不僅是整體的日常熱量,還有你攝入這些熱量的時間。建議在活動量較大時多吃一點,活動量較少時少吃一點,不要超過4、5個小時不吃東西。
5. 計算熱量
攝取熱量的質量和時機是減肥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計算卡路里則適得其反。何況包裝食品或餐館菜單上的熱量信息並不完善。
一項研究發現,計算熱量使女性更緊張。而壓力增大會引起皮質醇水平上升,這種激素可增進食慾,加大對脂肪與含糖食品的渴望,並增加腹部脂肪的儲存。
6. 避開健康脂肪
儘管營養專家用最大努力來消除「脂肪讓人發胖」的觀念,不過很多人仍有脂肪恐懼症。有人因牛油果、橄欖油富含脂肪而不吃。但吃些健康的脂肪反而有助減肥。
健康的脂肪能消除體內炎症,這是延緩衰老和疾病的關鍵,還能讓人體產生滿足感。它們能延緩胃部排空,使人更長時間保持飽腹感。
研究顯示,橄欖油、牛油果和堅果等植物性脂肪,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能增加抑制食慾的激素產生,促進新陳代謝。這類食物,甚至黑朱古力都是健康脂肪的來源,應該每天吃一些。
7. 情緒化進食
養成因煩悶、焦慮、憤怒、幸福等情緒而進食的習慣,是減肥的首要障礙。很多人因為在學校取得好成績而多吃了零食;在被作弄或看完牙醫後吃點安慰食品。
人們帶食物去安慰親人或慶祝,這是社會都接受的模式。但是如果用非食物代替品來滿足情感需求,也能快速減重。這種改變可能是減肥成功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因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