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每年有2萬名英國人因對花粉、寵物、花生等過敏而入院治療。英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西方人的身體和家居環境的細菌種類相對比發展中國家的人少,可是罹患過敏症的人卻更多。科學家舉例,一個以狩獵為生的傳統部落的生活環境中充滿各種細菌,但患有過敏症的人卻只有1/1,500,遠低於英國人的過敏症發病率。
中國大陸媒體援引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過敏免疫風濕病科曾華松教授表示,目前中國有3至6億過敏性疾病患者,發病率為20%至40%,其主要原因是濫用消毒劑和抗生素,導致兒童免疫力被破壞。
過度消毒導致細菌生態失衡
現代人為講求衛生,愛用各種清潔劑、消毒劑來殺菌消毒,生病時服用抗生素,有外傷習慣使用消毒水消毒。殊不知,過於頻繁的洗滌或不必要的消毒殺菌其實沒有好處,反而會導致生活環境和人體的細菌生態失衡。
在外用餐,有人愛用消毒濕巾或消毒劑清潔餐具、雙手或口腔。消毒劑會隨著餐具或口進入人體,殺死體內的細菌。還有的人喜歡對各類廚房用具、家具、寢具進行消毒,以期達到「零細菌」狀態。然而人類生活在地球的一個大生物鏈中,任何物種(大到哺乳動物,小到微生物)都不可缺少,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彼此有機地平衡著。
過度擔心最後適得其反
人體和細菌有一種互相制衡的關係。免疫系統控制菌群在體內的生存狀態,讓細菌發揮其功能給人體帶來益處,同時不讓它們繁殖過多帶來危害。若使用消毒或殺菌方法改變了這種平衡關係,將可能引起菌群失調,引發各種疾病。
跌傷或擦傷,很多人習慣用雙氧水、優碘或碘酒消毒。據臺灣健康醫療網報道,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表示,有傷口不一定要消毒,因為消毒水會破壞肉芽組織、減少白血球活性,也會降低皮膚細胞的再生能力,反而延遲傷口癒合。
孩子生病,很多家長都要求醫生開抗生素。但是不恰當服用抗生素反而有害,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紊亂、殺死正常菌群,甚至致使病菌產生抗藥性。
據統計,人類腸道中有數百種細菌,數量為100至120兆(1兆=1萬億)。腸內細菌被統稱為腸道菌群。這些細菌主要可分為3大類:有益菌、有害菌、條件致病菌。有益菌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能協助腸道蠕動,以及抑制有害菌。有害菌如沙門氏菌則與有益菌抗衡,數量多的時候會引發疾病。條件致病菌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過量也會引發疾病,例如大腸桿菌。這三大類細菌相互依附、相互制衡,若處於平衡狀態,人體就健康。
經常看到報道提到某些食物「細菌超標」,也有警告廚房和廁所細菌數量多得驚人,似乎對健康有害。據廣東省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明松表示,接觸有害細菌也不一定就會得病。
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會引起食物中毒。若食物腐爛變質或保存不當被污染,就會產生這些有害菌,但是人類無法完全與之隔絕。李明松表示,人體並非一接觸這些細菌就會食物中毒。首先要看接觸的是甚麼菌和細菌數量,再看人體腸道的菌群是否活躍。若有益菌足夠強大,有害菌會被擊敗,就通過排泄排出體外。有害菌過多導致出現的腹瀉狀況,其實也是一種人體自我保護的方式。
所以,要避免食物中毒,就是避免接觸變質和保存不當的食物,以及增強人體抵抗力。過度的消毒和殺菌手段都會破壞菌群平衡,反而有損腸道健康。◇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