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年齡稍長一些的朋友都知道,80年前的12月13日,日本侵華戰爭製造了南京大屠殺。3年前,也就是2014年,中方將這一天定為了「國家公祭日」,時隔三年,習近平再次出席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舉行的大規模追悼儀式。但蹊蹺的是,習近平並沒有發表講話,而是政協主席俞正聲講了話。
日本的《朝日新聞》和《東京新聞》都對中方的大規模追悼儀式做了報道。俞正聲在講話中提到了中日關係是搬不走的鄰居,有著深厚的民間交流底蘊。他同時要求日方正視軍國主義的歷史。
我們知道在2014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上,習近平痛斥日本在1937年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習近平當時稱南京大屠殺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
但是時隔三年,而且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也是習近平進入第二個任期的開局之年,他只是參加了公祭儀式並沒有講話,這引發外界的紛紛猜測。但是據中共官媒報道,習近平在公祭儀式後,會見了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代表等。
日本時事通信社文章認為,這是習近平顧及到了中日關係,因為目前雙方的關係正呈現出推進改善的氣氛。時事通信社表示,在南京大屠殺80周年之際,習近平沒有理由不參加公祭儀式,但是參加國家舉行的活動,習近平不發言又非常少見。
分析指出,在日中關係改善的氣氛不斷高漲的時候,習近平是在用一種特異的形式向日方發出信號。據說日本外務省對習近平參加公祭儀式格外緊張,在密切地關注著習近平的言行。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也表示,此前的雙方首腦會談,已經就推進關係改善達成了共識,因此雙方都要表現出面向未來的姿態。菅義偉認為這很重要。
相對於中方的國家公祭儀式,日本東京在12月13日沒有甚麼相關的活動,只是在此之前,日本靜岡的民眾舉辦了南京大屠殺80周年的紀念活動,有200名當地民眾參加。
英國牛津大學現代中國政治與歷史學教授拉納・米特在2013年曾出版了一本書,中文版的名字叫「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戰爭全史」,裏面講述了這場抗日戰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一讀,了解一下西方人怎麼看待這場戰爭。
我們這裏不說西方人的觀點,上海師範大學的教授朱學勤,最近對這場戰爭也有一個分析。他發文認為,中國在戰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這主要源於三個方面。
一是數據隨意,忽上忽下。他以南京大屠殺為例,認為中共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迴避,不許民眾提起這個事,直到1980年允許民間向日本提出賠償時,地方政府才興建慘案紀念碑。但是,對於大屠殺的死亡人數,「一提就是30萬」,是個模糊概念,會讓人產生疑問,甚至會給日方留下狡辯的藉口,「為甚麼不是有零有整,拿出一個確鑿數據?」他認為最好具體到有名有姓,這才能震懾對方,贏得世界輿論的敬重。
從歷史資料來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總數,並不是沒有這個「有零有整」的數據。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南京市抗戰損失調查委員會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南京大屠殺總死亡人數為295,525人,善後救濟總署在救濟死難者家屬過程中又統計出96,260人,是有零有整的,在統計總數時卻使用了模糊的「三十九萬餘人」。
第二個就是價值觀紊亂,隨著政治氣候的變動而變動。中共建政後出於冷戰和階級鬥爭意識,假惺惺地說日本民眾也是受害者,並且不斷派人到日本去參加反戰、反美的活動。而且中共前黨魁毛澤東、周恩來,曾經多次感謝日本侵華,並且表示放棄日本巨額戰爭賠償,這些史料早就被披露了出來。
《毛澤東私人醫生李志綏回憶錄》裏面記載,至少有6次毛澤東感謝日本侵華,其中1972年9月27日,毛澤東會見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時就說:「我們(中共)要感謝日本,沒有日本侵略中國,我們就不可能取得國共合作,我們就不能發展,最後取得政權。」
文章追問:「半個世紀以來,對這場戰爭的價值評價我們發生過多少次變化?對內對外口徑都不一樣,昨日為非,今日為是,變化太多不穩定,不可能贏得世人尊重。」
第三就是制度的落差,制約了民意。朱學勤認為,戰後日本實現了民主轉型,建立了民主憲政,中日之間的制度落差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差異下,日本政府行為與民意傾向之間的差異,中國人並不了解。
我們都記得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日本教科書事件。文章指出,其實日本只有千分之四的學校採用了這一教科書,在民主制度下,日本政府絕沒有權力去指定民間使用哪種教材的。但是中共卻推己及人,因為中國學校的教材都是中共指定的,所以它就認為教科書事件是日本官方所為、民意所向。
感謝大家關注新聞看點,再會。
大紀元新聞看點製作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