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所說的「心病」,當然不是心臟病,而是心理病。現代醫學的心理病或情緒病,其實就是中醫裡的「情志病」。中醫治情志病的歷史悠遠流長,古代不少著作都有分述不同的情緒會引起什麼疾病。
大體說來,人類的情志以「七情」來概括,分別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中醫主張人們讓自己的情感發乎情,止乎禮,意思即是切勿大情大聖、大喜大悲。中醫理論認為,情感一旦過於極端,就會傷及臟腑——喜傷心、怒傷肝、悲憂傷肺、思傷脾、驚恐傷腎。
這個數千年前的觀察,跟我們日常生活見到的現象可說是不謀而合。例如,有人會因為六合彩得了頭獎而過於興奮,觸發心臟病;有人因為思想負擔太大或是過於焦慮而導致脾胃甚差,食慾大減;也有人因為被某些突如其來的事嚇倒而引起腎氣不納,頓時失禁⋯⋯可見中醫對人的日常生活觀察入微。
俗語有云:「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病人得了情志病,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自己能夠想通,或是得到家人支持。坊間有不少流傳的故事,說出中醫師是如何透過使用「心藥」(即改變思想的方法)來進行治病的。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東漢末年有一位名醫,名叫張仲景,在機緣巧合下去診治另一位名醫沈槐。沈槐年事已高,膝下無兒,終日憂心忡忡,最後得了鬱症。張仲景看穿沈槐的心事,開出了一道荒誕的處方:梗米、小麥、小豆各5斤,一頓吃光。沈槐看到這個處方,立即大笑起來,並且把這個處方逢人說項,不論對著誰人,都大笑一番,最後忘記了自己的憂愁,不藥而癒。
這個故事孰真孰假不必深究,但故事當中的張仲景所用的「心藥」,就是中醫五行理論中相生相剋的道理。悲憂屬金,火尅金,所以必須令病人快樂(喜屬火)才能痊癒。張仲景深明這個道理,所以才故意開出令沈槐啼笑皆非的處方。
中藥和針灸所用的穴位都有不少能調節神志的,使人寧心安神、疏肝解鬱、定志益智。假如病人得了情志病,建議可以找個註冊中醫師調理一下五臟,再加上中醫師運用中醫理論,對病人進行正確的思想開導,說不定也可以治好心病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