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每4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3人可能患有肝硬化或肝癌,但一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的體檢套餐不包括丙肝測試。感染丙肝高危人士包括曾做過牙科療程、境外輸血及靜脈注射者,紋身、紋眉或穿耳洞、鼻環及注射美容針等,醫生建議高危人士定期做體檢。

香港亞洲肝炎會抽樣分析10間包括私家醫院、醫療機構及體檢公司所提供的基本身體檢查套餐,價錢介乎980至1,980港元不等。結果發現,當中九成包括肝功能測試,六成包括乙肝測試,唯獨無丙肝測試。肝炎會主席林朗昕醫生表示,肝癌是香港第四大癌症殺手。肝炎至少有5種:甲、乙、丙、丁、戊型。甲、戊型經由食物傳染,乙、丙、丁型主要由血液或體液傳染。慢性乙肝和丙肝都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但逾八成丙肝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或可潛伏20至30年到後期肝硬化才被發現。後期病症包括,疲倦、食物不振、噁心、吐血、腹水及關節痛等。

肝炎會創會主席梁慧儀醫生指,屬於丙肝的高危人士包括:1991年前曾在本港輸血、曾光顧無牌或衛生欠佳牙科診所、注射毒品,曾進行高危性行為者、同性之間有親密接觸者。在境外輸血及靜脈注射者則屬易被忽視的高危群組。她又表示,近年多年輕人趕時髦,做身體表層破壞性美化,如穿耳洞、鼻環、紋身、紋眉、注射美容針及牙科療程等,都是近年感染新途徑。

黃麗虹教授表示,香港目前已發現的丙肝病人大約有3至4萬人,她相信仍有很多未被發現者。以往治療方法是注射干擾素及口服利巴韋林,但療程長達1年,且成功率為五成。新一代口服藥物,只需3至6個月療程,治癒率可達九成,甚至「斷尾」,副作用亦相對較少。岑女士1971年生小孩期間因失血過多輸血,在2006年做體檢時發現患有丙肝並已肝硬化,她曾接受舊式治療方法,卻引發膽石等副作用,幾經輾轉無奈終止。但今年她獲資助使用新藥,3個月便「斷尾」。◇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