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心發現超級巨大的行星,其成因不明。
該行星質量為我們太陽系木星的13.4倍,距離地球2.2萬光年遠,繞行其恆星的周期為3年。
目前,科學家不僅無法判斷其來源,也無法解釋其成因。
因為它的質量太大,幾乎超過目前的行星定義,因此科學家認為它很可能不是行星,而是一種褐矮星。也就是說,它的尺寸之大以至於科學家試圖將其劃分為褐矮星的類別。
但是科學家同時分析,其質量作為恆星來講又太小,因此不大可能是褐矮星。
此行星編號為OGLE-2016-BLG-1190Lb,是科學家結合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及光學重力透鏡實驗項目(Optical Gravitational Lensing Experiment,OGLE)所發現的行星。
科學家藉助這種方法已經發現十幾顆系外星體,如人馬座的恆星OGLE 2003-BLG-235L,距離地球16,000光年,有一顆行星OGLE 2003-BLG-235Lb。
據物理學網站phys.org 11月6日報道,研究者表示,這是使用斯皮策及光學重力透鏡實驗項目中的微重力法(愛因斯坦的空間可變效應)在銀河系中心部位(bulge/bar)所發現的第一顆行星。
該發現意義重大,提醒科學家重新思考銀河系的中心區域是否存在很多行星或恆星,因為此前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缺乏星體的空間。
該發現也說明銀河系存在很多未解之謎,人類對其知之甚少。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