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和卿〈撥不斷‧大魚〉
勝神鰲,
夯風濤,
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
萬里夕陽錦背高,
翻身猶恨東洋小。
太公怎釣?
撥不斷:又名續斷弦;是元代散曲雙調中的一個曲牌。
勝神鰲:勝過傳說中的海上大鱉。《列子‧湯問》中說:「天帝曾命十五隻神鱉,用頭頂著五座大山。」鰲(讀熬):大鱉,一說大龜。
夯風濤:砸碎波濤。夯:砸。
蓬萊島: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山海經》:「蓬萊山在海中。」註:「上有仙人,宮室皆以金玉為之,鳥獸盡白,望之如雲在渤海中也。」
猶恨:還恨,還嫌。
太公:指姜太公,姜子牙,善釣。相傳他年老隱居於渭水北面,垂釣磻溪。周文王出獵遇之,載與俱歸。
這首小令,字面上寫大魚,卻暗寓著一個真理:抱負宏大的人,不受利祿之誘,便不會上當受騙——被釣著。言外之意是,那些上當受騙被釣到的,往往是由於貪圖他人便宜所致。
「勝神鰲,夯風濤」:能夠戰勝神鰲,可以砸碎波濤,這是刻畫大魚的「神力非凡」。「夯」字有粗豪、遒勁的藝術效果,呈「一字千鈞」之勢。「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這句寫得更加神奇,著實刻畫大魚的「體積非凡」。偌大一個蓬萊仙山,這魚只消輕輕一扛,便「輕負」而起。如果這魚的「脊梁」不是比「蓬萊島」更加寬闊,何以能得如此?
這魚的力氣和體積,都是非凡的。那麼,它的品格和抱負,又是如何呢?詩人用形象化的描寫,進一步予以展示:「萬里夕陽錦背高,翻身猶恨東洋小」,夕陽映照著遼闊的大海,萬里金波,粼粼閃光。這時,那魚露出一條像緞子一般華美的脊背——「錦背」,高高地浮出水面。這魚:以大海、藍天、夕陽為背景,沐浴其間,從容優雅,給人以多少宏偉壯麗的欽敬之感啊!再說這魚,目前只是暫且棲身海洋,它一旦「翻身」騰然而起,那時就連這「東洋」,也「猶恨」其「小」呢!由此可見,這魚的抱負可謂高矣,這魚的氣度可謂大矣。
小令從幾個方面,重彩濃色、筆酣墨飽地描繪出那魚的「神力非凡」「體積非凡」和「抱負非凡」,最後忽然一問:「太公怎釣?」面對上述的大魚,那個慣會釣魚的姜「太公」,又有甚麼辦法呢?最後這一問,用疑問句,表肯定意,反詰有力,啟人深思。
在全篇運筆的過程中,如空降神石,天外飛來,陡然而至,戛然而止。堪稱神來之筆。元人顧瑛,在《制曲十六觀》中論及:「曲之難於令,猶詩之難於絕。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閒不得。末句最當留人,有餘不盡之意。」這首小令的結句,確實「有餘不盡之意」,反覆吟味,於人品和詩藝,皆有進益之功。小令以誇張的筆墨,表現出一種幽默的情致,使人讀來感到輕鬆愉快,在莞爾一笑之中,感受文字背後的意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