灩灩平湖,雙雙畫槳,小小船兒。

嫋嫋珠歌,翩翩翠舞,續續彈絲。

山南山北遊嬉,看十里,荷花未歸。

緩引壺觴,箇人未醉,要我吟詩。

──《柳梢青》汪元量

南宋末年道人汪元量(自號水雲子)為杭州錢塘名士,與好友徐雪江同遊西湖,見湖光山色之美,舫船歌舞、琴人彈琴賦詩,歌舞昇平,一片繁華安逸,因作此首《柳梢青》。

汪元量精於彈琴作詞,在當地早已名聞遐邇,因此奉宋度宗趙禥(1240年-1274年)召為宮廷樂師,教導謝太后與宮女們彈琴、吟詩作詞。汪元量不單才華洋溢,言談間又充滿機智風趣,甚得度宗及太后的喜愛,曾御賜他一刻有「天賜永寶」四字的硯台。汪元量視如至寶,隨身攜行。

這時,北方的蒙古已然崛起,滅亡了金國並橫掃歐陸,所向無敵;而南宋國力已日漸衰微,宋度宗信任奸臣賈似道並交付軍國大權,咸淳九年(西元1273年)蒙古大軍攻破襄陽,宋度宗聞訊後頓時痛哭昏厥,之後更不思振作,借酒澆愁,隔年便病逝,此時南宋的情勢已是風雨飄搖。

西元1275年蒙古大軍全面南侵,謝太后下哀痛詔請四方豪傑勤王。江西提刑官文天祥聞訊散盡家財組織三萬義軍趕赴臨安,但寡不敵眾,最後只得以戰敗收場。謝太后任命文天祥為左丞相兼樞密使,與蒙古軍統帥伯顏談判,這時情勢已無轉圜餘地,宋恭帝與汪元量等宮人們均被俘北上,文天祥於途中獲義士相救而脫險,與朝臣張世傑、陸秀夫等人持續率領宋軍對抗蒙古大軍。

在北方生活的汪元量因其音樂才華及修道人身份,也深獲元世祖忽必烈的禮遇,他也得以與宮人王清惠作詞曲流傳於世,並傳授年幼的南宋恭帝趙㬎(1271年—1323年,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詩書,讓宋朝文化得以繼續留存於世。

西元1278年冬文天祥於海豐兵敗被俘,隔年厓山海戰宋軍失利,陸秀夫見突圍無望,便揹著八歲的小皇帝趙昺(1272年-1279年,宋朝末代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投海自盡,十餘萬南宋臣民也隨之而去,與大宋一同消失在碧海藍天之間,壯烈地走下了歷史舞台。

被拘禁在元軍船艦上的文天祥目睹了這一切,他向南慟哭並為之作詩: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

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

元世祖忽必烈感佩文天祥的氣節及才華,便派原南宋左丞相留夢炎勸降,但遭怒罵而去。元世祖又讓降元的宋恭帝來勸降,文天祥北跪於地,痛哭流涕道:「聖駕請回!」元朝丞相孛羅開堂審問,威逼怒罵,但文天祥毫不畏懼。元世祖軟硬兼施都無法撼動其意志,只能將其關入大牢。

在大都的汪元量時時去探望牢中的文天祥,二人一見如故,彼此惺惺相惜,文天祥知汪元量乃是修道中人,遂將早年與道士「靈陽子」的奇遇告知,汪元量得知後也將其道法傳予文天祥。大牢中的環境極差,犯人往往都會得病,但文天祥氣定神閒,聲若洪鐘,獄卒們視之若神。

一轉眼幾年過去了,南宋滅國後各地打著救回文丞相的口號,反元義軍不斷出現;與此同時,大都朝廷對於處決文天祥的事爭論不休。

文天祥得知元世祖忽必烈即將召見,神色自若地準備紙硯,寫著他的傳世之作《正氣歌》。此時一個熟悉的身影來到了他的身邊,抬頭一看正是汪元量,他抱著古琴前來送別。二人閒話家常後,汪元量開始奏起《胡笳十八拍》。

悠揚、柔美的琴聲彷彿將時空拉回到漢朝,當時蔡文姬在兵亂中被匈奴抓走,留居於南匈奴,不得已下嫁左賢王為妃,生了兩個孩子。後來魏武帝曹操平定中原後,以重金將她贖回,但匈奴王只願讓她歸漢,孩子得留在匈奴,為此她寫了這首《胡笳十八拍》,敘唱她顛沛流離的身世與思鄉別子的情懷。

奏著奏著,文天祥不禁拿起了好友謝枋得送給他的這塊民族英雄岳飛的硯台,回想起了當年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

當時岳飛想要從軍,怎奈母親年事已高,自古忠孝難兩全,岳飛十分猶豫,就在這取捨之際,岳飛母親叫岳飛脫去上衣,用針在他的背上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要他毫無牽掛地從軍,還我河山,迎回二聖。

岳飛帶著岳家軍留下了「忠」的文化,成了後世愛國志士永恆追尋的目標,文天祥自年少也是追尋這目標:發憤讀書考取狀元,組織義軍抵抗蒙古。如今落為階下囚,是否應當保留有用之身,將來或可復國呢?文天祥也不禁迷惘。

這時琴聲鏗然,汪元量暫時停止了演奏,說道:「楊再興將軍,是時候告訴你了。」文天祥聽到只覺疑惑。這時汪元量已奏新曲,曲意悠遠流長,如此熟悉。彷彿將二人帶入另一時空,回到了一百餘年前……。(待續)◇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