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伏天,又迎秋老虎,如果沒有冷氣機,真不知炎熱的日子怎麼過。可總開著冷氣機也不是辦法,耗電耗水不說,還容易引起各種冷氣機病,更何況有太多的人連電都用不起。
多數冷氣機使用製冷劑製冷,耗電嚴重──就美國而言,目前6%的電力都用在冷氣機上面。而水冷式冷氣機則對地下水資源破壞嚴重。
《新紀元周刊》2010年曾報道,杭州的5萬台山寨式水冷氣機,按每台每小時抽出1噸地下水計,每年可耗掉4個西湖的蓄水量。
今年2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伯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研究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宣佈,他們找到了替代冷氣機的理想材料──一種「神奇薄膜」。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無需製冷劑、不耗任何電力和水力,就可以使建築和物體顯著變涼。
這項發明發表後,國際主流媒體競相關注報道。令人驚喜的是,團隊以華裔科學家為主,兩位主持者均為華裔:楊榮貴教授任教於該校機械工程系;尹曉波則兼任該校機械工程系、材料科學和工程系副教授,2015年曾獲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新銳教授獎。
將房屋餘熱送到外太空
這種比鋁箔厚一點(50微米)的薄膜,用TPX塑膠(正式名稱叫聚甲基戊烯)製成,看上去就像巨大卷的保鮮膜。但將它置於顯微鏡下,會發現透明塑膠裏面混有許多玻璃微珠──直徑僅8微米,一面還鍍銀。如果鋪在屋頂上,銀面朝下,日光就會反射,而不會讓熱量滲透。
但反射熱量只會讓屋子不熱,怎麼做到製冷呢?關鍵就在於玻璃微珠。所有的物體都會吸熱和散熱,散熱是按照紅外線輻射形式。直徑約8微米的玻璃微珠,可以把從下方建築物接收到的熱量以波長8~14微米的紅外線形式發射出去,達到降溫效果,就是所說的「輻射冷卻」。
對這個波長的紅外線,地球的大氣層幾乎不會進行反射、吸收和散射。由於地球和外太空間有攝氏290度的溫差,這就像倒垃圾一樣把熱量排放到宇宙中,在降低室內溫度同時,還緩解了地球的溫室效應!
這種薄膜的製冷效果也相當強勁。研究團隊預估,只需在屋頂鋪設20平方米,就足以在室外攝氏37度時讓室內溫度保持在攝氏20度。研究作者之一──懷俄明大學土木和建築工程學教授譚剛說,對獨棟房屋來說,只需放置一二十平方米,就足以讓全家度過清涼一夏。
節省水資源 提高太陽能發電效率
除了給建築物降溫,這種材料還能有效消除發電中發生的廢熱。熱電發電中,只有40%的熱量用於發電,剩下的60%需要靠冷卻系統帶走,極大地耗費水資源。美國能源部去年向該項目撥款300萬美元,以鼓勵這項研究。
此外,這種「神奇薄膜」還能防止太陽能電池板過熱,提高其發電功率並延長其壽命。據研究主持人之一尹曉波教授介紹,只需將其鋪設在太陽能板上,就能提高1%~2%的發電功率,「大規模使用會帶來很大不同」。
生成流程與成本 接近普通塑膠
最重要的是,這種薄膜不僅降溫效果顯著,成本低得和塑膠差不多:用標準化流程生產,每平方米只需半美元,摺合台幣15元、人民幣3塊多!發明者表示,這種薄膜和鍍銀表層都可成卷大規模生產,流程並不複雜,可望在一兩年內投放市場。
取代冷氣機,增加電力,這種薄膜的用場肯定還不止這些,你們還想把它貼哪裏?
華裔成果豐 「輻射冷卻」用處廣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項發明之前的2014年,另一位華裔學者、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教授范汕洄(Shanhui Fan)的研究團隊也曾在《自然》(Nature)雜誌展示利用「輻射冷卻」原理的類似發明。這是一種直徑為8英吋、含二氧化矽和二氧化鉿交疊層的納米光子材料,但離投入規模生產還有一段路要走。
2016年,范汕洄團隊還發明了一種成本低廉的納米光子布料,同樣能以「輻射冷卻」方式幫身體散熱,還能讓汗水穿透衣物蒸發掉。◇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