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影響世界的中國元素,中醫中藥、針灸在日本流傳久遠。西元522年,梁文帝贈送日本《針經》;562年,吳人知聰攜帶《明堂圖》等中醫書到日本;日本仿效中國唐代醫制,設針灸專科;鑒真和尚東渡日本,不僅將佛教規制,也將中國醫學帶到這裏,並且曾經以針灸治療當地人疾患。日本目前有10所大學開設針灸專業課,84所專門學校。
王曉明博士從1987年以來,致力中日之間中醫學的交流,先後受聘於鈴鹿醫療科學大學,帝京平成大學教授,從事中醫藥針灸的健康、養生高等教育和研究。
1982年畢業於中國遼寧中醫藥大學後,王曉明接受老中醫、名醫彭靜山教授和李德新教授的指導,獲得中醫針灸碩士學位和中醫基礎博士學位,隨後到日本傳授他的中醫醫術。
中華智慧:醫食醫藥同源及針灸
王曉明認為,在健康養生方面中華民族有很多智慧,有很多方法,其主要內容一個是醫食同源、醫藥同源;另一個是針灸,針灸是中國發明的一個非常獨特的、在全世界也非常普及的治療方法。
他在傳播中醫藥智慧的同時,感受到日本人對傳統文化的熱心和學習中華文化的特點,「在深刻思考中學習,也就是說這種學習是互惠的,我們既傳播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也看到它被融合到日本社會,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新的東西,也感到很高興。」
「比如和食,正合中國古人的飲食文化,古人講美味不可多食,而現在中國人都是吃很多,和傳統精神就不一樣,但是中國古代智慧在日本保存得很好。所以說醫食同源,醫藥同源,同樣是對中國現狀的一種反思,所以中日交流是一種互惠關係。」他說。
日本人學中醫的特點
王曉明還認為,日本是平民教育,很多孩子的理想非常簡單。
「比如在中學參加各種俱樂部活動,身體某處受傷了,之後偶爾接受中醫治療好了,他就感到不可思議,扎這麼一針就能把病痛治好了,就這樣他對中醫產生了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將來從事和肢體有關的工作,那麼其中能夠學針灸,他就這麼一個想法。就是日本叫做體育針灸。
但是他們進了大學接受教育的時候,才知道這叫東洋醫學,其中穴位,都是中國古典的名詞,很難背,也不易懂。中醫講陰陽五行,連很多中國孩子都很生闢,那麼教育不能讓他的願望受挫折,在這基礎上逐漸培養他們的興致,醫學是需要時間的,從入門學到能夠治療需要10年左右。」
王曉明介紹,針灸教育在日本,目前有10所大學開設專業課,專門學校有84所,3年制的針灸專門學校,每年有5千到6千人畢業,參加針灸師考試。其所在的帝京平成大學4年制,一個學期大約近百名學生,目前在校生大約是4百名左右。
中西醫互補 傳播中醫是使命
王曉明認為,疾病的預防保健治療,日本比較重視預防,在輕病階段或慢性病治療,通過亞健康狀況的治療,通過日常關注健康,完全不用到醫院去。
很多慢性疾病患者經常服用西藥,有一些副作用,「在這點上中醫健康養生會產生很好的作用。對慢性疾患,有人講針灸拔罐子,病好一半,實際上是這樣的,中醫和西醫,有很好的互補,雙方各有所長。」
沉浸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王曉明希望做出自己的回饋:「把中國文化好的、優秀精華的東西,在日本分享,在這點上有使命感,傳播當中能被廣大民眾接受也有一種自豪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