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2歲的羅小姐,過去是家人眼中的「叛逆孩子」。情緒容易激動起伏的她,原本以為自己是躁鬱症,在某次與母親大吵時,她憤怒指責母親,之後每天都會聽到母親在責罵她,但現實中並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於是在家人陪同至精神科就醫,經醫生診斷發現,羅小姐有幻聽與妄想的症狀,確診為「思覺失調症」。由於症狀發現得早,羅小姐也願意配合治療,目前穩定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幻聽、妄想症狀大幅改善。
及早治療防止腦部繼續損傷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思覺失調症是「思考」與「知覺」失調的一種腦部疾病,醫界普遍認為病因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調,造成大腦萎縮影響功能。根據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越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恢復情形越好,能及時防止腦部繼續損傷,發病1年內就醫,治療後能恢復七成以上的腦部功能。
持續用藥可降低復發的風險
賴德仁說,透過持續用藥,可以提供體內一定的藥效,降低復發的風險。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每一次的復發對於大腦都是一次嚴重的傷害,就算癒後也很難恢復到過去的樣子,而多次的復發,更有可能讓疾病慢性化,難以復原。曾有研究發現,即使只有中斷用藥1~10天,也會增加將近2倍因症狀復發的住院風險。因此對於患者而言,只要與醫生配合好好地用藥治療,都能降低疾病復發惡化的可能性,邁向康復。
治療新趨勢有效預防復發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生朱柏全表示,現今治療思覺失調症的藥物發展已相當成熟進步,每日規律服用口服藥,能夠有效控制思覺失調症症狀,例如:幻聽、妄想、喪失生活目標、缺乏整潔感等,副作用也相對較低。
由於規律用藥與疾病復發息息相關,為幫助體內維持一定藥效,目前藥物研發趨勢已將同成份的口服藥物,研發出針劑型態的長效針劑,透過定期回診施打針劑幫助患者用藥。臨床研究統計也發現,85%使用長效針劑的受試者,可長達15個月都未經歷復發,可有效降低復發機率與嚴重須住院的可能性。此外,除了藥物治療,有時也需要搭配復健治療、心理治療等,以提高康復的機率。
與躁鬱症、重鬱症的區別
朱柏全補充說,約有1/3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在罹病初期會誤以為是罹患重鬱症或雙極性疾患(躁鬱症),因而未能及時正確接受治療。在此呼籲民眾,前期症狀區別非常重要,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重鬱症的症狀區別上,最大差異在於患者是否出現幻聽、幻覺的症狀,以及雙極性疾患與重鬱症在躁期或鬱期結束後,症狀就相對改善,但思覺失調症則不會。在此提供症狀說明比較表(表一),讓民眾能夠清楚地了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