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表示,地方政府主導過去15年的房產牛市,一招可破解樓市泡沫。
據鳳凰財經6月5日報道,6月4日,2017年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行,朱寧在論壇期間接受鳳凰財經等媒體採訪。
朱寧談樓市稱,去年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備受關注,市場普遍認為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而一些政府的支持是泡沫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朱寧表示,如何破解樓市泡沫成重中之重,其中最難和最核心的就是化解大家對房價必漲的預期。投資者存在一種策略性的預期,認為政府一定會支持房地產進一步的上漲。每一次房價大漲之後,這種預期都進一步加強。
「尤其在經歷了過去18個月房價上漲之後,大家認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預期進一步加強,而(目前房地產)這麼高的價格,已經很難讓房價平穩而不出現明顯的下跌。」他說。
朱寧認為,過去1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牛市,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導的牛市,這跟地方政府的目標和財政收入來源緊密相關。而徵收房地產稅,能夠給地方政府提供一個穩妥的財政收入來源,降低其推高所在地房地產價格的動機。
官媒:地方政府推動房價上漲
去年12月2日,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號「俠客島」發表文章稱,上一輪樓市調控是在「十一」前後,之後一些城市房價又回暖反彈,近日,多地開始新一輪調控。而與調控齊飛的,是各地層出不窮的「地王」。
文章稱,樓市已經在降溫,「地王」還頻現,土地市場的供求關係是決定因素。一些地方政府是土地市場的唯一供給者,甚麼時候推多少地塊,都由政府說了算,其幾乎壟斷了土地供應市場。
據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土地出讓面積同比下降4.8%;但當年前10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5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地賣得少了,收入卻明顯增了,一些地方政府的飢餓營銷也是「玩得溜」。
另據一機構估算,地方政府從房地產交易中的所得(包括土地出讓金和11種房地產相關稅收),佔房地產銷售額的四分之三以上。如201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為8.73萬億元,其中,土地出讓金和11種相關稅收就達6.56萬億元,佔到75%。
文章稱,地賣得貴,誰最高興?誰受益最多?顯而易見。說到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成為其重要依賴,為了賣地尤其是賣出高價地,恐怕其原本就有助推樓市的動力。
今年4月,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資深媒體人黎岩的文章稱,政府樓市調控沒有一次性打出所有牌,而是不斷加碼。這印證政府的期待始終是房價平穩或緩漲,但絕不會真的希望房價實質下降,更不用說大幅下跌。畢竟全國累計超過300萬億的房地產市值,已經和政府形成了短期內無法替代的密切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有市場人士分析,中共調控房地產只是短暫減緩房價漲速,但其對房地產和土地財政的依賴,令房價泡沫風險加劇。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