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巴黎和其它大城市裏,廣場在城市格局中佔有重要位置。當您徜徉在壯闊的古老廣場上,瀏覽著典雅的建築群和精美的雕像,觀賞著與光影交相輝映的噴泉水霧,定是心曠神怡的,因為古老廣場所帶有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即強調對稱、軸線和主從關係,講究沉穩大氣或豪華富麗,給予人真正的視覺美感。同時每一個廣場都見證了法國的一段歷史,了解它們所蘊含的人文歷史背景,也許正是旅程中的收穫。

克勒貝爾廣場是斯特拉斯堡市中心區最大的廣場,它以出生於該市的克勒貝爾將軍命名。廣場中心矗立著克勒貝爾雕像,雄偉的黎明宮(Aubette)則坐落在廣場北側。克勒貝爾廣場所在的歷史中心區大島,在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大島被當作「體現中世紀的城市舊區的例證」。

克勒貝爾青銅雕像

巴黎人對「克勒貝爾」(Kleber)這個名字並不陌生,16區有條「克勒貝爾大道」(Avenue Kleber),巴黎地鐵6號線上有個站名Kleber,其實它們都取自克勒貝爾將軍之名。克勒貝爾將軍於1753年3月9日出生在斯特拉斯堡,是一代梟雄拿破侖手下的一名將軍,跟隨拿破侖遠征北非。1800年6月14日在開羅被一名敘利亞學生暗殺身亡,遺體曾放置在馬賽的伊夫堡18年之久,後來路易十八下令才把遺體運回他的家鄉斯特拉斯堡。現在廣場中央克勒貝爾將軍青銅像下,則埋葬著他的遺體。

克勒貝爾將軍青銅雕像。(維基百科)
克勒貝爾將軍青銅雕像。(維基百科)

在克勒貝爾青銅雕像底座上刻著將軍的一段話:「面對這種橫蠻的態度,我們只能用勝仗來回應。士兵們,準備戰鬥。」您可知道這段話背後的歷史故事?

讓我們追溯到拿破侖遠征埃及的1799年,當時法國國內局勢急轉直下,在歐洲的法軍被奧軍和俄軍擊敗,舉國上下驚惶不安,一片混亂。拿破侖決定帶一小隊精裝人馬在1799年8月22日返回法國,並任命繼續留在埃及的克勒貝爾將軍為代理東方軍團司令。

拿破侖離開埃及前給克勒貝爾將軍留下一封信,信中他預言第二年開春的瘟疫可能會奪走法軍性命。他告訴克勒貝爾如果死亡人數超過1,500人,法軍就抵禦不住敵軍,建議與敵軍談判,並考慮撤軍。克勒貝爾將軍也知道缺乏物資增援的法軍無法長期駐紮在埃及,亦有撤軍意願。

1800年1月24日克勒貝爾將軍與英國海軍上將Sidney Smith達成協議:法軍從埃及體面而榮耀地撤離。不料另一名英國海軍上將Keith違反了協議條款,要求法軍放下武器投降。克勒貝爾將軍被英軍的出爾反爾激怒了,為了鼓舞士氣,於是他向自己的軍隊氣宇軒昂地宣講了上述那段話,並率領13,000法軍勇挫英軍統領的60,000土耳其士兵,那場戰爭法軍傷亡600人,而土耳其軍隊傷亡人數達8,000-9,000人。法軍獲得相當可觀的戰利品。

克勒貝爾將軍也被他的同時代人高度賞識。拿破侖.波拿巴讚揚他:「勇氣,計謀,他兼有……他的離世於法蘭西、於我都是無法挽回的損失。他是瑪爾斯戰神的人間再現。」

安東尼.德.約米尼將軍(Antoine de Jomini)則稱讚:「克勒貝爾將軍是法國大革命期間最優秀的將軍之一。他是軍隊中最帥的男子漢,身材魁梧,外貌高貴,他的勇氣和軍事天才融合在一起的力量,激勵了他的戰友們。」

大文豪雨果和巴爾扎克都曾以克勒貝爾將軍為雛形,創作出不朽的文學人物形像。

黎明宮(Aubette)

克勒貝爾廣場上的黎明宮。(維基百科)
克勒貝爾廣場上的黎明宮。(維基百科)

這是一座古典主義建築,它興建於1765-1778年,黎明宮建成後最初的一個世紀中是一座軍事建築。法語Aubette的一個意思是指庇護所。也有人認為這個名稱來源於aube(早晨),因為軍事口令通常是黎明時分發送的。

黎明宮是當時斯特拉斯堡都市現代化及美化城市的總體規劃的一部份,由國王路易十五御用建築師雅克-弗朗索瓦.布隆代爾(Jacques-Francois Blondel)設計。布隆代爾被譽為法國建築學派最早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作品體現了法蘭西古典傳統建築的理性和有序。可惜他為克勒貝爾廣場設計總體建築只完成了一小部份,即黎明宮,其它的建築構想因法國大革命的到來及資金短缺而放棄。

十九世紀的黎明宮設有總參謀部辦公室,一樓是咖啡音樂廳。1869年,又改為市立繪畫和雕塑博物館。

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德國軍隊包圍並炮轟斯特拉斯堡市。8月24日,該建築被大火焚燬,只剩下正面。1873年由斯特拉斯堡官方建築師傑弗里.康拉特(Jean Geoffroy Conrath)重建,保留了殘存的建築正面,新添了石板屋頂和雕刻,於1877年完成。黎明宮正面裝飾著著名音樂家莫札特、韓德爾、格魯克、門德爾松的半身像。1929年,黎明宮被列為法國歷史古蹟。

今天黎明宮的底層雲集各類精品店,二樓則是音樂學院和一個大型音樂廳。

紅房子(La Maison Rouge)

在克勒貝爾青銅雕像的背面,曾有一棟名為「紅房子」(La Maison Rouge)的酒店,在1898年的聖誕之夜,一場大火把紅房子酒店的屋頂燒燬了,當時的企業主和建築師們決定把紅房子和相鄰建築物一起拆毀,在原地重建一座威廉二世風格的宮殿式建築,首次在斯特拉斯堡使用混凝土結構技術。這個華美的酒店建成後,一些重要人物曾下榻於此,諸如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等。

世紀60年代末,市政府決定把「紅房子酒店」改建成商業中心,一個令人痛心的錯誤評估(原來的結構不適合零售空間配置)使這棟漂亮的建築於1973年8月被拆毀。這個舉動讓懷舊的斯特拉斯堡市民非常不滿,於是打起了一場長達2年的官司。遺憾的是,雍容華貴的威廉二世風格宮殿式的建築再也回不來了,取而代之的是立體現代派建築,表面由不平整不規則的大面積玻璃拼湊而成,不但毫無美感而言,而且與廣場上的其它建築極其不協調。

巨大的聖誕樹

斯特拉斯堡被譽為「聖誕之都」(Capitale de Noel),在每年的聖誕集市上,一顆巨大的聖誕樹從孚日運到斯特拉斯堡,在克勒貝爾廣場的東南角矗立起來,聖誕樹被裝飾得璀璨奪目。

斯特拉斯堡的聖誕集市可以追溯到16世紀,是法國境內最大的聖誕集市,搭建大約300個小木屋,出售各式各樣傳統聖誕飲食和特色手工藝品及紀念品。

小提示

斯特拉斯堡與德國只有一條萊茵河一水之隔,兩國曾多次爭奪其擁有權,兩種文化在此交匯交融,形成混搭的風情,兼有法國的典雅靈秀與德國的嚴謹穩重,是值得一看的名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