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氣溫較低,身體的生理會有以下的變化:喝水量減少、排汗量減少、尿量相對性增加。這些變化就容易造成排尿障礙、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統的疾病之發生,若是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因為老人家的體力與抵抗力較差,就更容易導致嚴重的後遺症(例如:敗血症、腎衰竭等),故不可不慎。

台灣天晟醫院泌尿科蔡芳生醫生表示:以排尿障礙來說,不少男性銀髮族第一次感到自己排尿有點不順,就是發生在秋冬之際。排尿障礙大多是起因於前列腺肥大,典型的症狀有:頻尿、急尿、夜尿、腹部用力尿、尿流中斷、尿流虛弱,以及尿不乾淨等。這些症狀出現的機率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加,一般而言60~70歲的男性出現這些症狀的機率為六、七成左右。

治療方面已有多種有效且副作用低的新藥物可使用,也可採取手術治療,目前有傳統手術與先進的雷射前列腺氣化術可選擇。

女性排尿障礙在中年後較常發生應力性尿失禁,常見的症狀為咳嗽或大笑時有尿失禁,這主要是肇因於之前的自然生產與停經後女性荷爾蒙的低下。若保守療法( 藥物與凱格爾骨盆肌運動)效果不佳,則可進一步採用手術植入人工支撐物,就能有效治療此類的尿失禁。

誰是高危險群?

蔡芳生醫生表示,尿路感染會發生在喝水量少、排尿不乾淨、長時間不能排尿,以及抵抗力弱的患者,這類狀況更常見於有慢性病或長期臥床的病人。尿路感染的症狀常有解尿痛、血尿、頻尿等,若是延遲治療就可能發展成發燒與腰背痛等腎臟發炎的症狀。

按時服藥免抗藥性

若有以上的症狀產生, 患者宜盡速就醫,除做尿液檢查與細菌培養外,及時接受抗生素治療,再加上充足的飲水,就能緩解症狀並阻止病程的進展。使用抗生素原則是「當用則用、速戰速決」。意即,醫生根據症狀與檢查結果開立抗生素(通常是1至2周)後,請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也不可以因症狀好轉就擅自停藥,以免因治療不完全而產生細菌的抗藥性。

秋冬是多種泌尿疾病好發的季節,民眾應養成良好的飲水與排尿習慣,一有身體不適,及早就醫。如此,銀髮族的朋友們也必能排尿順暢,享受快意的人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