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甘蔗含有許多人體必須的營養素,中國古代的醫學家也將甘蔗列為「補益藥」,而且經醫學研究證實具清熱潤肺、益脾胃、潤喉止咳等功效。對於這個珍貴的水果,你對它了解多少?

甘蔗是禾本科的單子葉植物,為甘蔗屬的總稱。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是製造蔗糖的原料。

蔗有兩種,一種叫中國竹蔗,俗稱「紅甘蔗」,皮墨紅色,莖肉富纖維質,多汁液,清甜嫩脆,食而不膩;性質較溫和能滋補,所以有補益功效,具有益氣補脾,和中下氣,滋養保健功能。另一種稱秀貴甘蔗,俗稱「白甘蔗」,外皮綠色,質地粗硬,不適合生吃,產量多,含糖量高。味甘而性涼,有清熱的功效,能清肺熱和清腸胃的熱。

甘蔗的營養成份

甘蔗含蔗糖、多醣、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維他命B1、維他命B2、維他命B6、維他命C、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葡萄糖、果糖等營養素。其中鐵含量高居水果之冠,因此有「補血果」之美稱。

烤過的甘蔗營養加倍

甘蔗汁加熱後飲用,能益脾胃。若是把甘蔗烤一烤再吃,不但更甜,而且能滋肺潤喉,能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等保健養生的功效。

冬季去火飲品「五汁飲」

中醫古籍記載也有用甘蔗治病,《溫病條辨》的「五汁飲」組成有梨汁、荸薺(又名馬蹄)汁、鮮葦根汁、麥門冬汁、藕汁(或用蔗汁)。《溫病條辨》五汁飲功能甘寒清熱,生津止渴。治溫病熱甚,肺胃津傷,口中燥渴,咳唾白沫,黏滯不爽。通常用在「因病而枯涸」所以要五汁飲滋潤以存陰。

如在《重訂廣溫熱論》有「新定五汁飲」治療太陰溫病,口渴甚,更加有吐白沫黏滯不快的症狀,用鮮生地、鮮石斛、鮮蘆根、梨、甘蔗絞汁,飲服;這個方子是在《溫病條辨》的「五汁飲」基礎上,增加鮮生地、鮮石斛清胃經火熱之藥物,除用以治肺熱外,也可用治內傷消渴和嘔吐等症。

李時珍說,甘蔗是脾之果;甘蔗漿甘寒,能瀉火熱。

藥食同源

甘蔗養生食療方

中醫一向講究藥食同源,很重視經過飲食來對抗身體的疾病與狀態。甘蔗在《本草綱目》記載:是甘、平、澀、無毒,凡味甘之品,就有補益作用,或補脾、或補氣。然而甘蔗如何作為藥用?以下2個食療處方供參考:

1、甘蔗萊菔湯

源於《山清家供》

材料與製法:甘蔗200g、鮮蘿蔔150g。切碎,加水煮至蘿蔔爛熟,去渣取汁,隨量服用。

本方取其蔗能化酒、萊菔能化食,二者同用,可清熱除煩、解酒毒和化食下氣之功。治療酒食過度、煩熱面赤、嘔逆少食等症。

2、甘蔗生薑汁

源於《梅師集驗方》

材料與製法:甘蔗250~500g、生薑15~30g。分別切碎,略搗絞汁,和勻服用,或煎熱服。可分3~4次服。

本方用蔗汁益胃和中,生薑下氣止嘔。蔗汁雖寒,薑汁性溫,若合用則性較平和。治療陰液不足、胃氣上逆、反胃嘔吐,或噎膈、飲食不下等症。

不適合吃甘蔗的人

甘蔗雖是果中佳品,但亦有不適合它的人群,比如患糖尿病,或胃寒、嘔吐、便洩、咳嗽(寒咳)、痰多(痰白而稀)等症的病人,暫時不吃或少吃,因蔗汁本身帶涼,體質虛寒的人不宜多飲。

發霉的甘蔗不能吃

甘蔗因含有大量的水份,如果存放不當發霉就可能產生毒素,其中有一種稱為三硝基丙酸的神經毒素,食用後易引起中毒。

新鮮的甘蔗外皮比較綠,切開裏面是白色,發霉的甘蔗裏面會變紅色,如果甘蔗切開有紅點或霉斑點就不能吃,搾出來的渣是雪白的就是安全的。如果聞起來有酒味、酸味或霉味的甘蔗,誤食後容易引起黴菌中毒,導致視神經或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輕者只有腸胃症狀,嘔吐、腹瀉;重者有中毒性腦病、陣發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及死亡。

甘蔗相剋

與最佳搭配食物

《本草綱目》記載:甘蔗與魚、筍之類同食,皆不益人。雖然甘蔗有解酒功能,但不能與白酒同食,同食易生痰。甘蔗和甚麼食材是最搭配食物?以下列舉幾例供讀者參考:

1、甘蔗加淮山

咳嗽有痰者,可以將淮山碾成泥取半碗,甘蔗搾汁取半碗,二者混合拌勻,隔水蒸熟後食用,對身體非常有好處。

2、甘蔗加牛肉

用甘蔗汁與牛肉製成的甘蔗牛肉丸,味道甜而不膩,又嫩又香,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煙酸及維他命E等多種營養素。

3、甘蔗加白蘿蔔、百合

一同搾汁,常飲對氣管炎、肺結核有輔助治療作用。

甘蔗渾身是寶

滓、芽、皮別丟!

甘蔗滓:

就是甘蔗的莖桿經搾去蔗漿後的渣滓,在《救生苦海》說:能治背疽惡瘡,收口長肉:用甘蔗滓,曬燥,燒存性,研極細,篩藥填滿瘡孔內,膏藥蓋住。

甘蔗芽:

甘蔗芽500克,水煎當茶飲,治消渴。

甘蔗皮:

也是很好的治病藥方。在《簡便方》說:治療小兒口疳,小兒口疳是小兒口瘡的發生,與疳積有關者,稱為「口疳」。用甘蔗皮燒存性,研成粉,摻在口疳傷口上就能治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