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帶來的全球化,恐怕是今年美國幾個「鐵鏽州」支持特朗普的原因。特朗普被視為是幾十年來首位「反自由貿易」的總統候選人,上任後能否成功促成製造業重返美國,英國倫敦知名經濟學家認為不無可能。
對於「特朗普經濟」何以能吸引美國選民,很多主流經濟學家都無法解釋,英文大紀元時報(The Epoch Times)商業新聞編輯和金融記者史密德(Valentin Schmid)日前特地就這個問題,專訪《起底經濟學》(Debunking Economics)作者,倫敦金斯敦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教授史蒂夫・基恩(Steve Keen)。
基恩教授針對自由貿易經濟理論及特朗普上任後如何扭轉美國製造業現況,有精彩的解讀。以下是專訪紀要。
自由貿易為何失靈?
基恩教授:
傳統經濟理論的基點是通過專業化(比較利益)提高生產效率。以美中貿易為例,假設中國在鋼鐵和紡織品的生產方面有優勢,但其鋼鐵產品的競爭優勢比紡織品相對要強得多,因此根據傳統經濟理論,美國的比較利益是紡織品,而中國則是鋼鐵產品,兩國各自在這兩種商品的生產效率相對較高。
在自由貿易的催化下,美中會各自生產更多的有比較利益的產品,但他們同時也會發現(在自由貿易下)有贏家及輸家,例如美國的鋼鐵業將因此不景氣,而紡織業則會獲益。不過,經濟理論說,贏家會補償輸家,因此每個人都能從中獲益。
古典經濟學家大衛・里卡多(David Ricardo,1772-1823)也曾以法國葡萄酒和英國製衣業為例說明在自由貿易下,法國製衣業及英國葡萄酒業的工人會面臨失業的威脅。不過,新古典經濟學家說,失業的工人可以在獲益的行業中找到工作。
這個理論的前提是充分就業,也就是每個想要找工作的人都能如願以償,而且轉業的勞工雖然不具備技能(例如紡織業轉到鋼鐵業),但只要花點時間加以訓練,就不成問題。
不幸的是,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大家都知道,無法將紡織機變成煉鋼爐,因此不景氣的紡織業,只能放任紡織廠荒廢,機器生鏽(這也是「鐵鏽帶」一詞的由來),或者被迫轉移到工資低的地方,如中國或墨西哥。
這種自由貿易的結果將造成所得重新分配,發達國家勞工成了輸家,發展中國家勞工是贏家,而將生產線轉移到海外的企業家也是受益者。企業家不但沒有讓機器設備生鏽,還可以在其它國家僱用低工資勞工,然後,再將低成本生產出來的商品,以相同的價格回銷母國,成了最大的獲益者。在母國失去工作的工薪階層,沒有了收入,為了生活必須債台高築。
西方國家為何讓這一切發生?
基恩教授:
這是無限度追求利益的結果,問題在於公司或政府能否克制追求利益的慾望,如果你沒有將勞工放在心中,你就會無動於衷。
在民主制度下,最終你會明白勞工的想法。因為全球化,勞工失去很多,他們已極度厭惡再聽到「你們不會受苦,這都是為了你們好」之類的童話故事。勞工看到的現實是凋零的街道、冷清清的工廠、令人沮喪的工作機會和下滑的收入,因此他們用選票發出怒吼:「你知道吧?我要用選票表示對這個現狀的不滿。」
這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特朗普現象和英國脫歐,二者的肇因都是因為選民反對全球化和金融化,這是導致第一世界工薪階層成為輸家的原因,而大贏家是跨國公司。
大多數西方政府試圖通過擴大福利解決失業問題,然而,勞工似乎不再滿足於被施捨?
基恩教授:
是的,人類是通過貢獻社區來獲得自我價值的整體評價。作為人來說,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無法提升自我價值感,也不會為此感到特別開心。但是,如果有一份工作還能夠服務社區,那麼人會獲得滿足的自我價值感。
美國「鐵鏽帶」地區的居民失去工作,依賴政府提供的福利,但這也是讓他們感到生氣和憤怒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受到挑戰,他們並不願意以此為生。
這也是特朗普能吸引他們的地方,他們不在乎特朗普是否政治上不正確,他們喜歡他,是因為他手上有「手榴彈」,他們希望這顆手榴彈能丟進華府。
那麼特朗普要如何扭轉這個製造業局勢?
基恩教授:
通常將所有產能都轉移到海外後,要再將其轉回母國,的確有其困難。因為在母國,不僅已失去工業產能及技術基礎,也欠缺工程師和設計師,全部都空洞化了。
就財政面來說,特朗普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實現競選諾言,投資基礎設施計劃,並且堅持「在美國製造」政策,以及為再工業化提供資金。美國不用擔心這樣做會有預算赤字問題,因為特朗普手中擁有世界儲備貨幣,美聯儲也會盡其所能地幫助(印鈔票)。
如果所有基礎設施部件都在國內生產,特朗普甚至不需要提高關稅,不會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但可能會因為「強制規定在國內生產」,而違反WTO有關自製率的規則。
要求所有部件在國內製造,投入資本以及培訓勞工,並且通過基礎設施提高生產力,特朗普確實有扭轉局勢的可能。
關稅議題會如何發展?
基恩教授:
特朗普上任後,關稅議題將會是一個熱鬧的議題,美國公司也將受到影響。特朗普習慣於打硬仗,現在他不得不與官僚及在其背後撐腰的企業進行談判。此外,有些國家或將通過WTO抑制特朗普想要做的事,特朗普未來能否成功,會是很有意思的觀察。
自動化會如何發展?會否使特朗普要的製造業重返美國,變得毫無意義?
基恩教授:
美國企業將生產轉移海外的部分動機是利用其它國家的廉價勞動力,然而,現在自動化設備越來越先進,甚至可以訓練機器人進行各種裝配程序。此外,3D打印漸成主流,這意味著未來重返美國的製造業,有可能不需要聘僱工人也可以生產。
所謂運作良好的人類社會係指意識到問題時有能力解決它,因此在這樣的社會,自動化威脅不會是一個問題。然而,新古典資本主義制度的問題是,勞工的唯一收入是工資,如果沒有了工資,就會被淘汰。當然如果勞工不需要依賴工資,也就不會因沒有收入而出現問題。
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後資本主義的收入制度。特朗普雖然是右翼人士,而不是小政府的空想家。傳統經濟理論會讓人以這種方式(小政府)思考,儘可能減少政府的參與。特朗普似乎不這麼想,而是採取更加務實的態度。◇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