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中共紅軍長征80週年紀念。這個在中共歷史上被宣稱為「萬里長征」的重要事件,實質上是一場為了保命的大逃亡。1934年10月21日,中央紅軍開始撤離江西瑞金、雩都等根據地,向紅二、六軍團所在地湘西進軍,揭開了中共紅軍大逃亡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柳條湖事件」,嫁禍於東北軍,隨後發兵侵略中國。
9月20日,長春淪陷;
21日,日軍第2師主力佔領吉林;
11月19日,日軍攻陷齊齊哈爾。
1932年1月3日,錦州失守;
2月5日,哈爾濱淪陷;至此整個東三省全部淪陷。
就在這國難當頭之際,中共於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宣布成立了 「中華蘇維埃全國臨時中央人民政府」,公然建立國中之國,分裂國家;並提出了 「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而不是保衛中國。
中共被迫撤離蘇區
由於日軍侵華戰爭,國民黨的第三次、第四次圍剿不得不中途終止,以應對日軍。
1933年10月17日,蔣介石國民黨調集了近百萬兵力,開始了對中共蘇區的第五次圍剿。到了1934年9月下旬,中央蘇區僅存瑞金、會昌、雩都(今于都)、興國、寧都、石城、寧化、長汀等縣的狹小地區。維基百科資料顯示,在該次圍剿中,國軍消滅了4萬多名紅軍,使其受到重創,第五次圍剿取得很大勝利。
此時,中共不得不選擇撤離蘇區。1934年10月21日,中央紅軍連同後方機關8萬6千多人,從福建長汀、寧化和江西瑞金、雩都等地出發,向紅二、六軍團所在地湘西進軍,開始了萬里大逃亡。
紅軍僅剩3萬餘人
蔣介石預見到中央紅軍的意圖,在紅軍前往湘西的必經之路上集結大量兵力組成四道封鎖線。
據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華撰寫的《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長征》指出,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紅軍從南線出發,因周恩來、朱德、潘漢年、何長工等和廣東軍閥陳濟棠談判成功,彼此商定「互相借道」,對方讓出一條40華里的通道,即第一道封鎖線,還有意留下一批彈藥和軍衣給紅軍,對這個當時的最高機密,廣大的指戰員並不知曉、中央紅軍突破一、二、三道封鎖線都沒有打大仗,保存了實力。
但紅軍在突破第四道封鎖線時,遭到國軍的全面進攻,從11月27日至12月1日歷時5天,從廣西興安縣至全州縣間,在強渡湘江時遭到白崇禧指揮的桂軍圍剿,林彪紅一軍團幾乎全軍覆沒,中央紅軍遭到重大傷亡。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時的8萬6千人只剩下3萬餘人,還有許多新兵和挑夫逃跑。
萬里大逃亡
自1934年10月至1936年底,中共的逃亡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共中央紅軍首先南逃湘西。之所以要南逃川湘黔邊境,是因為川湘黔邊境地處邊陲,地勢險要,地方軍閥派系林立,極不統一,有利於中共的武裝割據。
1934年12月上旬,紅一方面軍從廣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嶺。1934年12月14日,佔領貴州黎平縣。
第二階段,中共中央紅軍被迫逃往西南企圖重新建立根據地。
1934年12月28日,毛澤東在黎平會議上力主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提議向四川、貴州邊界進軍,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新蘇區。這個計劃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批准。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攻佔了遵義,進行休整,並召開了遵義會議。在遵義會議中,決定張聞天代替博古總負責政治和黨務,軍事上則由周恩來為主、毛澤東為輔進行總指揮。不久又成立了「三人團」(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總負責軍事。
現代史學家辛灝年先生指出,中共中央紅軍改向西南逃竄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黔東北新根據地,既不是北上,也不是長征,更談不上是抗日。
第三階段,中共中央紅軍被迫由西南向西北逃竄。
中共殘餘紅軍因敵人力量薄弱而打下遵義城之後,原本想在黔東北建立新根據地,由於國軍的圍追堵截而不能實現。為了不被消滅,能夠與早已逃往川北,並建立了蘇區的張國燾四方面軍會合,紅軍曾於1935年1月下旬至5月上旬輾轉逃竄。
一渡赤水,強渡長江未成;二渡赤水,被迫退回遵義城;三渡赤水至川南不成,旋再返貴州;直至四渡赤水,經會澤越金沙江,由西康東南部的會理北上德昌、越雋,過大渡河,再經天全、金興,於6月16日逃至四川西北的懋功與張國燾會合。
中共一、四兩個方面軍在懋功會合後,毛澤東提出向甘北寧夏北進的計劃,是為了打通北逃蘇聯的道路;而張國燾也提出了三個計劃,一是向川北、甘南和漢中發展的川甘康計劃,二是向陝北發展,取寧夏為後方,以外蒙古為靠背的北進計劃,三是向蘭州以西河西走廊發展,以新疆為後方的西進計劃。
第四階段,中共紅一、四兩個方面軍由合而裂,南北分途逃竄,毛部落腳陝北。
1935年6月12日~7月7日,兩軍混編共同北上,翻越四川夾金山、夢筆山、亞克夏雪山、昌德山、打古山。
不久,紅一、四兩個方面軍之間毛、張發生內訌,張國燾率左路軍穿過松潘草地到達阿壩後,拒絕繼續北上,南下再過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創建根據地;而毛澤東乃率領紅一方面軍彭德懷、林彪、葉劍英等部6千殘餘,以陝甘游擊大隊的名義,悄然逃往甘肅西南的西固附近。
1935年10月7日,紅一方面軍翻越六盤山。1935年10月19日,殘部約2、3千的紅一方面軍抵達陝西吳起鎮。
中共當時並沒有想到,在陝北,劉志丹的第十五軍團約有7千人,是一支不小的勢力,因此決定把部隊駐紮在陝北。
有關「長征」的真真假假
一、中共失敗逃亡是真 北上抗日是假
歷史學家辛灝年在《誰是新中國》中指出,在中共的歷史教科書裏,都寫著中共紅軍於1934年10月21日開始了「勝利長征」;而在同一教材中卻寫著,中共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以後,中共江西中央紅軍於1934年10月21日突圍。然而,「失敗突圍」與「勝利長征」是不可以「同日而語」的。因此,在同一年、同一月,甚至是在同一天內,中共中央紅軍離開江西究竟是「失敗突圍」還是「勝利長征」呢?
同時,他指出,日軍在1931年9月18日後,雖然侵佔了中國東北三省,但即使是到1933年日軍曾經想打進華北,也被蔣介石國民政府軍隊抵制在長城以北,沒能打進來,所以日軍當時是在中國的東北方,可是整個紅軍「長征」的路線是先向南再向西再向西北。
他指出,日軍在東北;而中共紅軍卻往西北逃竄,你怎麼去打日本呢?
二、距離虛報
2003年11月3日,兩名英國男子——35歲的愛德和37歲的安迪,歷時384天完成了原中共紅軍的「長征」之路,抵達陝西吳起鎮。
他們發現「長征」事實上並沒有中共一直所宣稱的2萬5千里那麼長,而只有1萬3千里,萬里「長征」路幾乎被誇大了一倍。
三、被刪去的長征日記
歷史學家高華在《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長征》一文中指出,「長征」的真相被刻意刪除,中共的敘述是按照其政治需要而不斷進行歪曲編造。
1936年8月5日,毛澤東號召「現因進行國際宣傳,及在國內和國外進行大規模的募捐運動,需要出版《長征記》」,向參加長征的紅軍發起徵稿,其目的就是「為紅軍作了募捐宣傳,為紅軍擴大了國際影響。」
回憶文章100篇、歌曲10首以及附錄等的《紅軍長征記》(又名《兩萬五千里》)於1937年2月22日完成,但一直未能正式刊行。
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此書,將書名《紅軍長征記》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刪除了何滌宙的〈遵義日記〉、李月波的〈我失聯絡〉、莫休的〈一天〉等49篇等不利於或不符合中共「偉大、光榮、正確」的文章。
高華寫道,在人們的認知、記憶和印象中,參加長征的同志每天冒著槍林彈雨,食不果腹,被迫吃草根、啃樹皮,遵義會議則是決定紅軍和革命前途命運的一個劃時代的轉折,可是何滌宙的〈遵義日記〉,卻寫了幹部團(紅軍大學)的幾個紅軍幹部在1935年初進入遵義城後的10天裏,經常去飯店點菜吃飯,而店主因生意太好,炒辣雞的質量越做越差;作者還利用空閒時間,把組織分配的打土豪獲得的一件皮袍送去裁縫店改做皮衣,被貪小利的裁縫偷工減料,為此生了一肚子的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