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病逝,唐太宗親臨弔唁,痛哭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唐朝距今多年,大家又不在現場,一切文字記載的歷史,是真是假,無從得知,然而一段歷史的記述,能夠認識到以銅為鏡,可以整理自己的衣冠,以人為借鏡,可以參考明白個人的得失,而用歷史做鏡子,更可了解國家的興亡盛衰,引為鑑戒。諫官殂逝,李世民慨嘆失去一面鏡,而日後的歷史發展,唐太宗親征高麗受挫,慨嘆:「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可見人鏡非常重要,何況預知得失興替的歷史。
現在歷史課程又玩修訂,但不讀歷史的人講歷史,不識教育的人摸教育,不懂管治的人玩政治,這種無鏡無人無歷史的玩意,再修訂一百次,學生的歷史認知也不會有任何進步。而現在的政經教育以及一切一切,喜歡隔著衫衭暗中摸底,卻又不講衛生摸底不洗手,加上細菌病毒雙手到處摸,污穢的交叉感染怎會不發生?其實歷史與過去,容或是一些故事性的閒聊,當中隱藏的政教得失,鑑戒教訓,卻未必是月讀三十本書的人可以理解。六祖壇經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現在上下人都不讀歷史,我們這些下下人沒意智無足輕重,但月入數十萬的上上人卻只得下下智,六祖說:「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但如此上上人,如何不輕?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世間一切學問,如果有心追求,其實都相當有趣,說歷史沉悶的人,只是找不到歷史事件與現實生活中的微妙連繫,懂得教懂得讀,歷史基本上就是連載小說,好玩好讀。故事閒聊或者偈後語亦可能有深層意義,「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但如果有頭髮在下雨天不打傘,這又是甚麼天?老莊說道法自然,下雨天有傘在手卻收埋不開扮瀟灑,這又是否自然?歷史閱讀,正好比對事件故事與當今現象的關係,老套說句,歷史不斷重演,愚蠢也是。
一個人的閱讀史,也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由個人閱讀史尚且可以找到一個人精神發展的軌跡,同樣,學習過往歷史,也可研判一地將來發展的進程。自己不是讀歷史,我荒廢了歷史,歷史教訓自然荒廢了我,「豬八戒照鏡,裏外不是人。」西遊記應該大概是老作故事,不是歷史,但如果你喜歡人,愛舊日故事,貪靚鍾意照鏡,不會暗中摸底,從鏡、人、史借鑑教訓,必定不會是豬,但如果自己照鏡看見一隻......,亦只是一篇禽獸發展史,看完,只能笑笑口說句Shit,無能勁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