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中國掀起一場PPP(公共服務專案)熱潮,專案數量和金額迅速膨脹。但由於民企及政府官員各有擔憂,在各地方政府推出總投資額10.6萬億元的近萬個PPP項目中,落地項目只有619個,約7%。
資料顯示,截止到6月底,中國各地政府推出PPP項目9285個,投資總額達到10.6萬億元。8月16日,中共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落地的PPP專案619個,總投資額1萬億。
619個項目,對應數量上項目落地率約7%;1萬億元,對應投資額上的項目落地率約為10%。從地域分佈看,西部省份包括新疆、四川、內蒙古等地落地的PPP專案較多;而東部發達、財力較雄厚的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項目較少,上海目前只有1個專案落地。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公共服務專案,由政府和民間私人資本合作投資的一整套模式。
民企、官員各有擔憂
對於PPP專案落地困難,PPP專家、大岳諮詢總經理金永祥早前對陸媒表示,由於PPP項目投資額大且涉及公共服務領域,地方政府在篩選社會資本時優先考慮國企或民營上市公司,一些專案方案設計中通過排它性條款自動過濾民企。而考慮到PPP項目回報率低,且擔憂政府不兌現承諾等問題,一些民資也多在觀望。
四川遠艦建設集團董事長楊遠見表示,「現在很多PPP項目就是為國有企業量身定做的,很少有民企參與的份兒,有的地方直接告知優先考慮國企。一方面是因為國企能從銀行貸到更低成本的資金,另一方面政府也想避免引發『道德風險質疑』。我們申請過很多PPP項目,都被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金永祥認為,政府對一些民企不信任,擔心民企違約,政府兜底,因此更傾向選擇國企和民營上市公司。
由於PPP項目涉及金額巨大,不少項目動輒投資幾十億甚至幾百億,而地方政府官員選擇民企又面臨上述民企所稱的「道德風險質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PPP領域資深人士稱,「在篩選社會資本時,政府官員依規合法地選擇民企沒甚麼問題,但一些官員擔心這樣會不會把以前的事帶出來,所以有些官員刻意迴避了。」
同樣,企業尤其是民企對政府能否在專案期間兌現承諾也充滿擔憂。孫曉霞曾表示,一些社會資本還在觀望,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PPP專案的積極性還不高。尤其是PPP模式的合同期限比較長,往往跨越幾屆政府,民間資本對政府能不能按合同履約,缺乏信心。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稱,「與真正的PPP專案相比,過去中國許多政企合作專案都是形似而神不似,一定程度上在於政府沒有作為平等的參與者,缺少契約精神。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把社會資本圈進來之後,對所做承諾兌現不到位。」<>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